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这个年轻人,面善腹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朱见深强忍怒气,恨声道:“若朕非要厂卫去查呢?” “皇上三思……!” 群臣训练有素,长跪不起。 ‘嘭!’玉石纸镇粉碎,碎屑横飞,如弹珠一般在金砖上起跳。 群臣默然无语,脸上满是惶恐,心中却乐开了花。 他急了,他急了…… 庙堂之上,发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除了无能狂怒,没有任何作用。 当然,若是朱元璋亦或朱棣那样的狠角色,另算! 至少近几任大明皇帝,完全做不到太祖、太宗那般。 朱见深胸膛起伏剧烈,扶着御案的手都在颤抖,不过心情却和表情截然相反。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场面……可谓是人均影帝级别! 就连一旁伺候着的站班太监,都能秒杀后世一众‘演技派’,那焦急、惶恐、以及对皇上龙体的担忧……各种微表情拿捏的相当到位。 “皇上息怒,龙体要紧,皇上息怒……”站班太监带着哭腔,急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谄媚地弯着腰,轻抚皇帝胸膛。 朱见深愤懑难消,赌气似的推开小太监,起身俯视群臣,眸光冷冽…… 然,在群臣看来,这不过是黔驴技穷,色厉内荏的懦弱表现,不足为惧。 大殿沉寂,良久… 朱见深吐出一口抑郁之气,怫然道:“散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再拜,恭送皇帝离开,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的博弈,他们又赢了。 长此以往下去……前途无量。 ~ 乾清宫。 朱见深一回来,就命怀恩传谕,召之前暗中笼络的御史进宫见驾。 … 中午,朱见深亲自起草,拟定人选,命礼部颁发诏书。 礼部见皇帝果然退了一步,便也不再做刁难,痛快颁布下去。 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可以得寸进尺,但总得给人缓口气的时间,不然给人逼急了,真掀了桌子,他们也不好受。 不过很快,他们又收到了朱见深的中旨。 新帝登基后的第一道中旨! ——查出的商税空额,其中一成用作官员福利,以慰劳众公忠体国的官员,立功者,根据功劳大小,酌情晋升! 这一招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谁也没想到,小皇帝会冷不防来这一手,本以为尘埃落定的事情,再次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中旨和诏书不同,它不经内阁拟定,翰林起草,礼部颁发……这些流程,皇帝直接下达,然后推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不过,中旨并非无解! 事实上,大多情况下,皇帝是不愿下中旨的,因为若得不到大臣认可,即便推行,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基本起不到多大用。 甚至会因为中旨没有建树,反过来被大臣将上一军,所以中旨大多情况下,看似不容置疑,其实也就那回事儿。 群臣在意的不是中旨,而是中旨的内容。 让一成利用作官员福利,奖赏公忠体国官员,立功者酌情晋升……无疑透露着两个字:分化! 人都是逐利的,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所谓的利益联盟自然变得脆弱。 尤其是朱见深下手的角度,实在太过刁钻,不是内阁,不是六部,直接从都察院入手。 众所周知,都察院这个机构,实在是……反复无常。 之前三杨主持下的内阁势大,他们就跟内阁混,三杨走后六部得势,他们立即改换门庭,成为六部的忠实‘小老弟’。 但无论是六部,还是内阁,都明白这‘小老弟’可一点也不老实。 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有十三道反骨,独霸朝纲的心思始终未灭,其‘狼子野心’可谓是人尽皆知。 如今遇上这档子事儿,这‘小老弟’不往死里捅刀子才怪。 不仅如此,那句:“查出的商税空额,一成用作奖赏官员。”杀伤力也堪称恐怖。 诚然,京官之中一多半人都和海商有着密切联系,但并非所有人,约莫三分之一的官员,还走着地主小农思想的路子。 严查商税对他们没有影响,且还能获得利,他们会不支持? 虽说只有一成利,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一成利代表了多少银子。 朱见深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队伍一下就散了…… 直到现在,这些个老家伙才回过味儿来,小皇帝一早就想好了,之前不过是演戏罢了。 这年轻人看着老实厚道,人畜无害,咋一肚子坏水呢……一群老家伙根本没想到他会搞偷袭。 明明上一刻还满面含笑,春风和煦,下一刻,突然掏出匕首,冷不防就是一刀,还直捅心窝子。 真不是他们菜,是年轻人太腹黑了。 老家伙们气得胡子一撅一撅的:打不过,就搞偷袭,玩不起是吧? 这次,他们是真没什么好办法了,在利益的驱使下,聚拢的人心已经散了,不光是都察院,在阁部之争的大背景下,所有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所有人都知道,想要化解危机必须团结一致,但偏偏这危机中伴随着机遇。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