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7章 动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就要走?”和忠有些不舍,“要不再等等吧,忙了这么久,侯爷也好好歇歇。” 李青摇摇头:“不用了,歇我也喜欢在大明歇着。” 见状,和忠不再劝,问:“什么时候走?” 李青道,“你去统计一下,看有无愿意回河套的,越快越好。” “好吧。” … ~ 京师。 群臣有些坐不住了,皇帝任命的官员也太多了些,各个部门都有安插人选,尽管官职都不算大。 尤其是御史,中书舍人,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官僚机构,却着实刺激了他们的神经; 前者掌控着舆论,后者品卑而权重,有掌缮写诏敕文书之权,不可小觑。 他们意识到,皇帝这回是打算玩真的,在做着他们集体请辞的准备工作,显然,皇帝是在培养取代他们的人。 这下,他们是真急了。 请辞,是他们最后的博弈手段,若是这一招都不管用了,那他们可真是再没有可制衡皇帝的砝码了。 六部、内阁、都察院等一众大佬,立时做出应对之法。 首先,只要是皇帝任免的人员,他们统统不承认是正经官,无论官职大小,职位如何,统一叫传奉官。 其次,他们再次跟皇帝施压,让其中止继续任免官员。 当然了,在博弈的过程中,你若要对方得以妥协,自己也要付出一些东西。 于是乎,他们主动提议可以清理冗员浮杂,但必须得有个度,为了不影响政令,只清理一成即可。 朱见深没搭理这些人,依旧我行我素。 众大佬无奈,只能继续加码,又加了半成。 朱见深依旧不予理会,继续任免官员,他用的是中旨,群臣无可奈何。 其实,皇帝这样已经算是打破规则了,哪有事事用中旨的啊? 但,这次真不怪朱见深不讲究,谁让他们先来个集体请辞呢? 他们打破规则在前,不能怨朱见深不讲道义。 眼看局势愈发失控,群臣咬着牙又加了半成,并提出附加条件,不能对京师官员进行清理。 朱见深也知道到了极限,真逼急了人家,他也不好受。 毕竟他任命的这些官员,能力、学问都差着火候,真就让他们平替,朱见深自己都不放心。 两成也可以了,再多,只怕也会得罪地方官儿,一下子搞太凶,势必会引起地方上的强烈抵触情绪,他不得不掂量后果。 朱见深见好就收,停止了绕过六部、内阁,直接任命官员的行为,却也并未撤下已经任命的官员。 经此一事,群臣彻底没了脾气,他们深知一旦再打破规则,皇帝还会用一招对付他们。 于是,在他们的默许下,一场清理官僚冗员的行动,开始了…… 达到了目的,朱见深对群臣的态度也缓和下来,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请求、建议,基本做到了满足; 同时,他对正统科举出身的新人,予以了重视。 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都在翰林院担任了较为不错的官职,状元谢迁,更是直接晋升翰林修撰; 也算是对文官的示好。 在尝试过打破规则带来的苦果后,群臣也不再跋扈,对皇帝的示好给予正向回馈,处理政务也勤快起来。 朱见深松了口气,忙碌许久的他,终于清闲下来了。 这一场君臣斗法,总算是告一段落。 …… 夏日炎炎,朱见深倚在象牙编织的席子上,吃着贞儿喂到嘴边的冰镇水果,那叫一个享受。 “皇上现在不忙了,是时候为皇室开枝散叶而努力了吧?”贞儿又喂上一颗剥了皮的冰镇葡萄,说,“还有安乐堂的那娘俩,皇上打算什么时候接回来呀?” 朱见深慵懒地伸了伸懒腰,道:“事儿总要一件一件做,人家都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 贞儿睨了他一眼,嗔道:“好心当作驴肝肺,我还不是为你着想,真的是……不管你了。” 朱见深见惹着了,连忙哄:“朕就一说,咋还生气了呢。” “臣妾没有生气。”贞儿起身将果盘端到一边,自个儿吃了起来。 朱见深咂吧咂吧嘴,无奈苦笑:“朕已经在宠幸后宫了啊,只是…还未有战果而已……” 说着,他皱起眉,患得患失道:“贞儿,近一年来朕时常去宸妃、德妃她们那儿留宿,却一直不见动静,会不会……是朕出了问题啊?” “哪能呢?”贞儿忙道,“肯定不是皇上的问题,可能只是运气差些。” 朱见深挠了挠头,继而又是一叹,不由想起安乐堂的那个小家伙儿来。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见深想到祖宗家法,再想到刚才贞儿的话,不由得多了些想法。 “贞儿,你觉得接她们母子回来比较好?” 贞儿点头,不解道:“皇上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朱见深幽幽叹了口气,道:“立太子。” “可太子早晚要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贞儿笑道,“再说,皇上你不是挺喜欢他的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