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看着他那满是沟壑的苍老面庞,不禁想起永乐十九年,那个登进士第的瘦高个儿。 多快啊…… “先生去吧,”于谦再次劝说,“别在我这儿浪费时间了,就……到这儿吧。” 他知道先生时间有很多,但,要做的事也有很多。 李青沉默了许久,才说了声:“好。” ~ 离开钱塘,李青又去看了蓝玉,看了李景隆,最后打着皇帝的名义,去看了老朱…… 忙完这些,才回到永青侯府,继续写着他的大明日记。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进入冬月,金陵飘了雪…… ~ 京师,皇宫。 朱见深立于殿门前,望着漫天大雪怔怔出神,怀恩给他披上明黄色大氅,弯着腰,侍候在一旁,内殿传来万饼条的声音…… “皇上,不进去吗?” 朱见深轻轻摇头,“准备妥当了吧?” “是!” “嗯……”朱见深忽然抬高嗓门:“什么?乾清宫遭了灾?” “是,大门突然毫无征兆地倾倒,好悬没砸着人。”怀恩也大着声回禀,“奴婢亲自去看了,却并非质量问题,着实……蹊跷。” 万饼条的声音为之一静,少顷,以周太后为首,皇后、妃嫔几个老牌友走了出来。 “生了何事啊?”周太后问。 朱见深道:“母后,乾清宫遭了……门灾。” “好端端的怎么遭了门灾?”周太后自那次后,愈发迷信起来,离过年也没多久了,赶在这个时候遭灾,她觉得很不吉利。 转眼看了怀恩,却发现他欲言又止,一副想言不敢言的模样,顿时撂了脸子。 冷声道:“内中详情究竟如何,还不快从实说来,胆敢欺瞒皇上,定要你好看!” “奴婢不敢。”怀恩忙下跪求饶,一个劲儿瞅朱见深,就是不说。 周太后见状,明白儿子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她不好明着问,只是以询问的目光看着他。 朱见深幽幽一叹:“许是……上天示警吧!” 闻听此言,周太后脸色倏地一变,皇后、宸妃几女也上了心。 “上天为何示警?”周太后眉头微蹙,儿子既这般说,代表着他已经不想隐瞒,她当然要问个清楚。 皇后几人也看向朱见深,面上紧张,实则好奇。 “皇上……您就说了吧。”怀恩也添了把火,“这可是我大明朝的大喜事啊!” 朱见深纠结片刻,叹息点头:“母后,朕其实……有个儿子在宫外,今已六岁末。” 听到这话,周太后惊愕,皇后神情复杂,宸妃几女亦是五味杂陈。 好半晌,周太后率先反应过来,道:“既如此,那便速速接进宫吧!想来,乾清宫门灾便是上天给皇上明示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皇后收拾好心情,点头道:“母后说的是呢。” 宸妃摸了摸自己小腹,有些患得患失,这个月葵水已经晚了三天还没来,万一自己怀了呢? 但眼下这情况,不允许她来反对,便也跟着附和了句。 朱见深从善如流,道:“接进来容易,不过,这事儿百官并不知情,有些麻烦……” “没什么麻烦的,直接下诏就是了。”周太后道,“选个日子,当着他们的面接进来……” 顿了下,“孩子在哪儿?” “在羊房夹道的安乐堂,”朱见深道,“母后想见的话,朕带你去。” 周太后点头:“也好!” … 半个时辰后,龙辇、凤舆齐出动,大内侍卫尽出,司礼监掌印太监,御马监掌印太监……随行无算,浩浩荡荡地出了皇宫大门。 如此壮观且反常的大动作,很快,就引起了大轰动…… 神经极度紧张的群臣,唯恐皇帝再搞什么幺蛾子,立即高度关注,遣下人打听情况…… 短短一个时辰,羊房夹道的安乐堂胡同,几乎成了群臣的打卡地。 奈何,里三层,外三层的厂卫,将整条胡同围的水泄不通,他们近不得前。 不过,在怀恩的安排下,有碎嘴子的厂卫,将内情捅了出来。 群臣得知后,顿时精神大振,他们立即敏锐捕捉到了重点。 大明可能要立太子了! 历朝历代,皆有争国本、促请立国本的戏码,究其原因便是有了储君,臣子便能提前布局,以延长自己政治生命。 所以,群臣对储君向来是拥立的,迫切的,于他们而言,越早立下储君,对他们越有利。 远远望着安乐堂,他们眸光炙热…… 安乐堂内。 随着皇帝、太后、皇后的到来,不算小的院子人满为患。 李姑娘是开心的,也是惶恐的,小孩亦是如此,满满的陌生面孔,以及无数人的炽热目光,让他无所适从。 这些人一脸善意的笑,讨好的笑,恭敬的笑……每个人都很好,好的有些不真实…… 母子俩很局促…… “孩子,过来。”周太后坐于主座,招了招手。 小孩长这么大,头一次见这么多人,不由得怯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