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忘年交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父皇说的是,只不过,儿臣觉得……如此对永青侯不公平。” 当初,朱佑樘对李青很有意见,他就没见过那样的老师。 可如今做了皇帝,回过头再看当初写下的小本本,他获益匪浅,也对李青产生了极强的好感。 朱佑樘觉得,人李青还活着呢,自己如此做,实在有些欠妥当。 朱见深知道他的心思,不由叹了口气,说实话,这儿子挺好的,可就是……太仁厚了些。 “朱佑樘,你记着,为帝者,只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百姓就可以了,至于中间的臣子……有时委屈一下亦无不可!”朱见深道,“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这不是因为你能力的问题,哪怕太祖、太宗亦是如此。” 缓了口气,“相反,你过于的仁厚,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更加有恃无恐,且也会埋下隐患,你不必过分担心,他们抗压能力挺强的,十年寒窗苦读,哪里会轻易撂挑子……” 朱佑樘认真听着。 朱佑杬却是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 这些可不是他能听的啊! 借着父皇停顿,他忙开口道:“父皇,皇兄,佑杬腹中有些不适,失陪一下。” “咋,饭菜有毒啊?” “呃呵呵……父皇说笑了。”朱佑杬讪讪摇头。 朱见深嗤笑,顺势结束话题,“行了,不说这个了,我们喝酒。” 朱佑杬稍稍松了口气,举杯道:“儿臣敬父皇。” 朱佑樘收回心神,笑着打趣:“佑杬又无不适了?” “呃呵呵……皇兄英明。” 朱佑杬并无野心,他很满足眼下的生活,衣食无忧,且富足,悠闲,只要不出意外,他这一生都会在荣华富贵中度过。 便是他日就藩,依旧可以延续这样的生活节奏,不用为生计忧虑,更无需奔波。 读书、抚琴、品茗、听雨、酌酒……只要他想,一辈子都可以沉浸在雅事之中,脱离世俗,逍遥悠闲。 朱佑樘只打趣一句,便转移了话题,道:“父皇,佑杬的封号……是您起,还是儿臣起?” “你想起就起吧。”朱见深吃菜饮酒,无所谓的说。 朱佑樘一听这话,反而不敢起了,道:“论学识,儿臣不及父皇万一,哪里敢班门弄斧。” “……”朱见深放下筷子,绕了一圈儿,还是绕到他这儿来了。 不过,给儿子册封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这就好比给儿子起名一样。 沉吟少顷,道:“兴王如何?” “妙啊!”朱佑樘连忙捧哏,“兴,五行属水,水生木,刚好与佑杬的木相生,兴,又有兴致情趣之意,也符合佑杬的性格……” 好家伙,我都没想这么多,就是取个兴旺的谐音而已……朱见深老脸微微发红,清了清嗓子,道: “佑杬,满意否?” “谢父皇赐封号。”朱佑杬忙谢礼,脸上荡漾着欢喜,这封号够雅,他很喜欢。 不过话说回来,他就算不喜欢,也不能反驳啊。 朱佑杬恭声道:“儿臣很喜欢。” “喜欢就好,坐,咱爷仨难得一聚,来,继续。” … 小院儿。 两人放下了弓箭,对饮谈天。 “先生,如今大明国力昌盛,百姓富足,朝局也相对清明,你为何还总是一副……郁郁寡欢模样呢?” 王守仁不理解。 “你所看到的国力昌盛,是历代帝王……还有我的一些努力,是夹杂了太多的干预,才有如今模样,且这盛世……并不能持久。” 李青幽幽道:“你可知大明如今人口几何?” 王守仁一滞,旋即皱起了眉头。 他是聪明人,瞬间就意识到了其中症结。 李青面露欣然,此子果真天赋异禀,未来绝对可成栋梁之材。 他也不急着追问,抿着酒,给王守仁充分的时间思考。 许久,王守仁缓缓开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纵观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如此庞大的人口,是我太理想化了,先生并非杞人忧天。” 李青含笑点头,问:“你可有应对之策?” “只有一些模糊的想法。” “哦?”李青惊奇,他就随口一问,没想到王守仁竟真的有想法,“说来听听,咱们这是好友聊天,出的你口入得我耳,无需顾忌。” 王守仁点点头,沉吟了下,道:“改制,亦或说,变法!” “何出此言?” “大明的人口之多,在历朝历代从未出现过,因此,无法借鉴历史,只能走一条全新,且适合大明的路。” “具体点儿呢?”李青兴趣更浓。 王守仁皱眉沉思,良久,道:“在商!” 李青眸光愈发明亮,“继续说下去。” “太宗英明,施以摊丁入亩这一利在千秋的国策,按耕地多少来收税,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弊病。”王守仁道,“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是帝王头疼,拼命遏制,却无法根治的弊病,大明……也未完全遏制,却是做得最好的一个。”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