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7章 结交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哦?说来听听。”朱佑樘饶有兴趣,眸中满是对儿子的满意。 “很简单,学爷爷啊!”朱厚照嘿嘿笑道,“皇爷爷那般英明神武,照着他学就是了,父皇你常说皇爷爷清理官员机构浮杂,无形解决了诸多麻烦,那样出格的事皇爷爷都敢干,你怕什么啊?” “……” 朱佑樘苦笑,“厚照啊,做皇帝可不能全凭喜恶,亦不能一腔热血,你皇爷爷可以那般做,不代表父皇也可以。” “为啥?”朱厚照不理解,“都是皇帝,父皇为何不能?” “眼下的情况,已不是你皇爷爷御极时的情形了。”朱佑樘叹了口气,“你太爷爷当初一战……文官集团元气大伤,你二太爷继位十五年,虽未对文官集团动手,却也没放纵,以至于到你皇爷爷登基时,文官们还没缓过气,这才给了你皇爷爷机会。” 顿了下,“当然了,你皇爷爷的帝王权术,运筹帷幄,父皇是远远不及,不过政治土壤也占了很大关系。” 朱佑樘吐出一口抑郁之气,道:“就拿现在来说吧,工商业愈发兴旺,朝廷赋税之中,商税的比例越来越重,未来商税超过粮税,几乎是板上钉钉…… 如今国帑殷实无比,除去宗室俸禄,官吏俸禄,兵备所需等必要支出,还有很大富余!” 朱佑樘笑问道:“你可知,钱粮对国家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朱厚照卡壳。 “意味着抗风险的能力,意味着天下太平,意味着国祚绵长……”朱佑樘一一列举好处,接着,又道,“你可知,这些钱粮赋税的收取要靠谁?” “官员士绅?” “是啊!”朱佑樘叹道,“你皇爷爷在位时,兵事上还有施展拳脚的机会,比如漠北,辽东这些地方,可现在……” “这就是政治土壤。”朱佑樘苦涩道,“连你都知道以武抑文,父皇又怎会不知?问题是……没仗可打啊!” 朱厚照疑惑道:“父皇为何不用太监呢?” “用太监是下策。”朱佑樘微微摇头。 他从骨子里看不起太监,且有王振、汪直凶名在外,贸然启用太监,又是一番大震荡。 朱佑樘不想折腾,也觉得折腾不划算。 再者,就眼下大明的发展势头,朱佑樘就算如正统帝、成化帝那般扶持太监,也无法压制文官逐渐势大。 天下越安定,国家越繁荣,文官的作用性越大! 说一千道一万,治理国家还是要依仗文官,在高速发展下,大明定然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如此一来,官吏人数也要随之增加。 总不能因噎废食,为了防范文官做大,直接不发展国家了吧? 放着每年海量的赋税,放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放着欣欣向荣的日子不过,不顾后果的集权……朱佑樘不愿这样做。 当然,主要是他对自己信心不足。 怕搞砸了! “好用的不适合用,能用的你不想用,瞻前顾后……我都不知道你要干啥了。”朱厚照有些不满,“以后别让我出主意了。” “嘿?”朱佑樘佯装怒道,“再如此无礼,父皇可要打你了。” “嘁!”朱厚照撇撇嘴,“无聊,走啦。” “你小子……给朕回来!” 朱厚照理都不带理,颠颠儿走了出去。 “真是给惯的……”朱佑樘有些恼火,接着,又是一乐,自语道:“我儿非常人,未来比我强,也未必比父皇差,唉,我还是不折腾了,多给儿子存些家底儿……” ~ “伯虎兄。” 徐经推门走进来,见唐伯虎还在苦读,笑道,“劳逸结合,走,出去逛逛。” “嗯……”唐伯虎放下书,舒展了下身体,问,“去哪儿啊?” “拜访一个同乡。”徐经笑道,“都闷了好几天了,就当散散心,不差这一会儿。” 连日来的苦读,唐伯虎确也疲倦了,欣然道:“嗯,也好。” 春意浓, 阳光洒下,春风带着暖意,唐伯虎本就不错的心情愈发愉悦。 “直夫兄,不知要去拜访哪位同乡啊?” “程敏政。” “程敏政……”唐寅听着耳熟,只觉好似在哪里听过,问:“可是直夫兄的故交?” 徐经失笑摇头:“故交算不上,不过曾有过一面之缘,待会儿伯虎兄就知道了。” … “礼部右侍郎程大人?” 宅院门前,唐伯虎望着门匾,一脸吃惊,他可算是知道了为啥听着耳熟了。 他忙拉住欲上前敲门的徐经,道:“直夫兄,这不妥吧?” “有何不妥之处?” “人家是侍郎,咱们只是考生……”唐伯虎迟疑道,“再说了,这位程大人还是礼部侍郎。” 徐经好笑道:“礼部侍郎咋了?以伯虎兄你的才情,未来何止于侍郎,莫要妄自菲薄嘛。” 顿了下,“他是礼部侍郎,可他又不是主考官,又有何关系?” 徐经真诚道:“此番前来拜访,之所以带上伯虎兄你,也是为了兄台今后仕途,况且,咱们只是尽乡谊之情,又非是来行贿,有何打紧?这都是不成文的风气了,你我还是不免俗的好。”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