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章 鹤立鸡群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两个老尚书的发言,很快群情汹涌,虽言语客气,可话中意味却充满责怪,一群人把李青高高架了起来,看似抬高,实则在绑架人。 这伎俩对一般人或许管用,对李青……却起不到一点效果。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李青笑呵呵的安抚,“皇上如天之德,定会给诸位大人一个答复,相信皇上,相信朝廷……” 巴拉巴拉…… 承诺是没有的,更没要帮忙的意思,通篇下来都是政治正确的歌功颂德,却又实在挑不出毛病。 这厮没有道德,咋办? 饶是诸大佬见惯了庙堂风雨,也没见过这样无赖的人。 想以读书人的身份,以及圣贤之语规劝,却倏地想起人家不是科举出身,憋得那叫一个难受。 马文升不甘心,索性不装了,瓮声道:“规劝皇上亲贤臣,远小人,很难吗?李大人在害怕什么?害怕失去恩宠?” 李青无语:“马尚书也可以规劝皇上啊!” “本官……”马文升气结,“本官当然规劝过皇上!可……皇上不肯采纳。” “皇上为何不采纳?”李青奇怪道,“马尚书的意思是……皇上昏庸?” 马文升一呆,悻悻不答。 骂皇帝不是不可以,可不能如此直白的骂! 暗喻影射的骂,引经据典的骂……都可以,却不能粗俗的骂,这是大不敬。 “皇上只是一时被某些小人蒙蔽了双眼。”马文升哼道,说这话的同时,紧紧盯着李青,似乎意有所指。 李青仿若未觉,笑道:“皇上既不昏庸,何以又被人蒙蔽双眼,马尚书这话自相矛盾!还有,马尚书可有从自己身上找过原因?” “本官……”马文升噎了一下,恼羞成怒,“本官找什么原因?本官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本官……” 李青打断道:“这么说,还是皇上昏庸了?” “本官没有这样说!” “可你已经说了!”李青偷换概念,“君臣如此对立,要么是君之错,要么是臣之罪,马尚书以为然否?” “本官……”马尚书一时语塞,竟觉得李青这话有道理。 其他人也一时间找不出语病,陷入沉思。 自己有罪?胡扯! 我等赤胆忠心,哪里有罪? 皇上有错?的确! 可不能太直白的说出来,该怎么辩呢…… 李青不敢久留,这群人精明着呢,不需多时便能找到这说法的漏洞,他可不想再跟这些人扯皮。 一拱手,李青施施然走了,才不管待会儿这群人回过味儿来,会如何气急败坏呢…… ~ 御书房。 小太监领着弘治十八年的庶吉士进来,众精英有年轻人,亦有年纪大的人,不过此刻的心情却都一样,激动! 无与伦比的激动! 他们即将面见的是大明皇帝啊!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看似守得云开见月明,然,这只是个开始! 进翰林院,授庶吉士,确已是人中龙凤,未来可期,可这不代表他们一定会有个大好前途。 一如翰林深似海,单是熬资历,就不知要花费多少光阴,今得幸面圣,如若被圣上看中,那才是真正的前途无量。 一群人屏息凝神,一个个疯狂动脑筋,以求待会儿尽可能惊艳皇上,再不济也得给皇上留下点印象,兴许哪天想到自己了,一句话,便能改变一生! “诸位大人稍候,皇上还在办公,待会儿会来见你们的。”小太监说了句,便进了内殿。 庶吉士们矜持地拱了拱手,不失风度,实则激动的要死。 同时,亦满怀敬畏,莫说四处打量,就连大气都不敢喘。 足足两刻钟后,庶吉士们保持一个姿势站的都腰酸背疼了,朱厚照才从内殿走出来。 庶吉士们一直低着头,瞥见一角明黄色,当即正了正身姿,随着小太监一声提醒,立即恭敬行礼。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许是还处于变声期的缘故,新君声音不甚好听,可落在这些人耳中,却是如同天籁。 “谢皇上。” 御座上,朱厚照打量着眼前这些人,眼中不禁露出一抹欣然之色。 这些人或年纪大,或年纪小,但,都年轻!充满朝气,不似朝堂之上,净是些老年人。 朱厚照呼出一口气,低沉道:“朕初登大宝,愈觉国事之艰难,欲励精图治,不负祖宗江山,不负社稷万民……” 庶吉士们静静听着,心思电转…… 一阵场面话之后,朱厚照话锋一转,叹道:“治国理政,当因时因势而定,一味固守却不可取,然,朝中六尚书、三学士、及诸多文臣,皆谨慎有余,进取不足,非但不能理解朕之良苦用心,甚至还……唉, 朕也知道他们是好心,一心为了大明好,可大明在发展、在进步,为君、为臣,皆要做出突破才行,诸卿以为然否?” 一句‘诸卿’,让这些人心潮澎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