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这一辈儿中,谁排行老二来着?”
朱见深儿子不少,李青也认识几个,不过谁排老几他却不清楚。
“兴王!”杨一清给出答案。
莫非他就是嘉靖……李青狐疑,之前在武当山时,在兴王妃那里得知,兴王身体不太好,难道这就是嘉靖修仙的根源?
却听杨一清道:“人选有很多,到底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这个还得看后宫的意见,还得看从哪儿算;
若最坏的情况发生,那先帝可就绝嗣了,理论上来说,从宪宗其他儿子中挑选也是符合父死子继的,而从皇帝的侄子中挑选一个过继给皇帝,也符合父死子继,从皇帝堂兄弟中挑选则符合兄终弟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青听得头大。
“那也就是说,兴王一脉优势最大了?”
“未必!”杨一清微微摇头,道,“看似如此,实则最大的可能是从皇帝侄子辈中挑选,过继给皇帝,而兴王貌似还没有孙子,再说……邵贵妃可还健在呢,让兴王一脉上位,不符合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利益,而且……总不能让皇帝绝嗣吧?”
李青缓缓点头,心里有了个大概,叹道:
“但愿皇帝没事吧……”
闻言,杨一清突然有些愧疚,皇帝还一定会有事呢,自己竟也头疼起继承人来了,真的是……有失臣职。
“但愿吧……”杨一清也轻轻叹息。
半个时辰过去,一个时辰过去……直到两人耐性耗尽之际,那百户才领着一个将官赶来。
这将官表现的比二人还要迫切,挥退百户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问:“两位上差,你们可有带援军来?”
闻言,李青便知这人知道内情,忙道:“他人呢?”
“去战场了。”
果然……李青咬了咬牙,道:“在哪儿?”
“这下官哪知道啊。”这人哭丧着脸,“都好几天了,再说鞑子都是骑兵,战场也是会随之变动的啊……”
杨一清补充道:“说个大概方向!”
“应州方向。”
李青当即道:“速速准备两匹快马。”
“不,四匹!”杨一清说。
“你就算了。”李青摆摆手,道,“这里的一二把手都不在,还需你个前三镇总兵主持大局,我一个人去就成。”
杨一清怔了怔,冷静下来,沉吟道:“战场之上两军对垒,个人不过是蚍蜉撼树,还是带上些士卒吧。”
他看向将官,问:“守军还有多少?”
“不足七千人了。”将官叹道,“若鞑子攻来,这个兵力勉强守上一守,可若再分兵出去,万一鞑子来袭……”
“哒哒哒……”
急骤的马蹄声打断了将官的话,接着,只听‘唏律律’一阵马嘶,帐帘被挑开,一士兵匆匆进来,道:
“大人,探马来报,一路骑兵正在快速袭来,不是咱这里的人。”
“是援军?”
李青、杨一清同时惊喜出声。
却见将官一脸惊骇,颤声道:“万一是鞑子假扮,来攻城的呢?”
二人一呆,继而一凛。
李青道:“传令快速戒备,走,且去城头一看究竟。”
说着,他当先冲出去,杨一清紧随其后,临走还不忘催促,“愣着干嘛,赶紧去统筹调度啊,快去!”
京师来的人就是不一样……这将官小小感慨了下,忙也紧跟着出了营帐。
李青手持牙牌,自称钦差,一路飞奔上城头极目远眺,不多时,便从一侧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人马。
粗略估计不下一万。
旗帜确是大明军队无疑。
这时,杨一清气喘吁吁的说道:“那是宣府方向,他们没道理这么快啊!”
闻言,李青头皮一麻:小东西真没了?
“我操!!”
李青悲愤至极,额头青筋暴露。
杨一清也失去了表情管理,可他也明白,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眼下这万人骑兵迫在眉睫。
“本官是内阁大学士杨一清,前甘陕总督,三镇总兵!”杨一清大喝道,“现在起,统统听我指挥,天塌了我杨一清一力承担!!”
李青胸膛剧烈起伏,近乎失态,他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当最坏情况摆在面前时,他还是无法接受。
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