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3章 禁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开始就没人这样想过。

无他,即便抛开李青报复不谈,单就是金陵李家如今的体量,也无法撼动分毫。

每年贡献那么多赋税,以及大量的让利朝廷,还有勋贵这层身份,以及永青侯长子李信的江南水师总兵官之权势……

此外,李家的贡献之大,大明无人可与之比肩。

这怎么动?

憋屈,忌惮,惊恐,震悚……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化作不甘的无奈。

长长叹息过后,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个选择。

——不提也罢!

……

次日早朝。

奉天殿上,集体得了健忘症,对昨日之事绝口不提,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是群臣愤懑的神态,以及皇帝深深无力的神情,出卖了他们所有人并不平静的心情。

,!

朝会散后。

群臣走出奉天殿,准备回家吃早食,然后各忙各的……

宫门口,那一袭墨色长袍再次出现。

群臣失惊,驻足不前。

别说让他体面,连个屁也不敢放,只敢表露强装镇定的疑惑之色。

李青并无动作,也无言语,就那么盯着这一群人,一群拥有极大权重,可以影响大明国民的一群人。

李青没挡路。

颀长的身材不够魁梧,甚至略显单薄了些,可却好似一座大山横亘在群臣面前,无人敢跨越雷池半步。

甚至没人敢脱离队伍。

双方对立,对视……

直至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向别处,无人敢与他对视,李青才转过身,缓步离开,轻轻道:

“好自为之。”

这嗓音极低,好似呢喃,却无比清晰,真切的落入耳中。

又是许久,

直至李青彻底消失在视野中,人群才有了动静。

这一次,没有人痛骂,没有人呵斥,没有人宣泄不满,有的只是略显粗重的喘息声,以及离开时错乱的脚步声……

大明的权力场,从未平静过。

可却从未有这般无序过,这般……有序过。

自这日起,李青这个名字就成了禁忌,提都不能提的禁忌。

因为这是他们所有人的耻辱。

……

……

一日又一日过去。

随着时间推移,被李青造成的伤口终于不再流血,结了一道厚厚的血痂,只是……这道疤再没脱落过,如附骨之蛆,狰狞又丑陋。

可没人有勇气去揭开它,只是将它埋进内心深处,埋得深深的……

庆幸的是,只要不动这道伤疤,它也不会恶化,只是它的存在让人很不适应。

无奈,只能不去想,不去看……

这一日。

皇帝突然要在乾清宫西侧再建一处院落,对此,群臣倒没怎么反对,一是因为钱由内帑来出,二是因为鲜有皇帝在位期间不兴土木的。

想着花费并不巨大,也就没有找其不痛快。

可紧接着,皇帝又下令建造皇家专用道观。

这次,群臣就没法心平气和了。

虽是内帑出资,可这些年的财政赤字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怎可屡屡大兴土木?

再说,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的小金库自也要用于社稷,怎可一人享受?

大多数官员出言反对,小部分人予以肯定支持,这其中包括严嵩、徐阶等身居高位之人。

再加上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司礼监掌印黄锦,厂卫的强势干预之下,最终,并没能阻止皇帝。

可随后皇帝的异常举动,彻底让群臣,包括严嵩、徐阶等帝党,不淡定了。

——皇帝要修仙!

字面意思上的修仙。

自古以来,修仙求长生的帝王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比比皆是。

本来也不是什么天塌了的大事件,相反,这都不算是坏事,因为可以借此,奏请皇帝让太子提前接触朝政。

可李青这个特殊存在……让人不得不多想。

基于此,没人能心平气和。

群臣激烈反对,严嵩等帝党也不再公开支持,可这种事,与推行国策不同,这是皇帝个人的事情。

群臣可以反对,皇帝可以不听。

朝会一散,宫门一锁,皇帝躲在宫中修仙,谁能奈何?

无奈,诸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