琊以北的城墙,并且大肆扩充南都莒城。
莒城原本是项子牛的封地,项子牛、公孙会之乱已经彻底平息,项子牛身死,齐国五都城之一的莒城落入了田和之手,严重威胁着越国琅琊的安危。
胡非子在琅琊展示了墨家的一些守城器械和火药武器,当年朱勾时候越国就有招揽墨子之心,双方没翻脸之前也算是“熟人”,越王翳担心的就是滕国复国这件事是墨家和齐国合谋的。
寺区到了齐国后,象征性地拜见了一下齐侯,便去拜访田氏一族,席间想要问问这件事,可田氏却语焉不详,顾左右而言他,还用了一个旧事提醒越国,让越国的使者很是尴尬。
正常的使节接待,奏什么乐,用《诗经》中的哪一首歌,这都是有据可查的,可越王使者到了齐国后,田氏招待之前,先让一士唱了首《雨无正》。
《雨无正》这歌不能随便唱,丧气满满,是一首劝诫歌。
然后田和就吟唱者那句“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数声,感叹道:“胡不相畏,不畏于天?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反天则难免矣啊!”
寺区不知怎么接话,田和又道:“昔年懿公时,伐曹而迫曹朝觐,理由就是曹国违反了礼,所以要受到惩罚,甚至可以被灭国。”
“季文子曾感慨说,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
“君可知晓懿公的事吧?”
寺区脸色顿变,万万没想到田和用了这个典故,而且在宴席上用了这个典故,心中既怒又大为不安。
越国当年灭滕国,正是用的和齐懿公征伐曹国一样的理由,质问滕国“汝何故无礼?”
越国这几年的乱事,正和当年齐桓公死后那几年的齐国相似:兄弟相残,弑父上位。
而最后田和问寺区是否知道姜齐懿公的下场,则完全就是表明了齐国的态度。
当年齐桓公被饿死,五个儿子相争,懿公捡了个漏,一共做了四年齐侯。
对外唯一的一次战争,就是讨伐曹国,然后还被鲁国人以“不畏于天”的理由给“诅咒”了,就像是一个预言一样说“齐侯恐不免”,就是说齐侯这么做违背了天帝,将来怕是要有杀身之祸啊。
果不其然。
虽说贵族们的生活乱成一团,弑父杀爹睡媳这样的事层出不穷,可齐懿公的死因却能够在这些令人恶心的贵族生活中脱颖而出。
齐懿公当年做公子的时候,和一大夫结怨,后来做了国君的第一件事,就把扒开结怨大夫的坟,把尸体砍断了脚泄愤……然后很神奇的让断脚者的儿子做自己的贴身警卫。
他又好人妻,隐忍了三十年才爬到国君之位,岁数大了知道妇人的好,于是睡了一个叫阎职的妻子。
这种事在贵族圈子里也属正常,当年陈灵公和仪行父一起睡夏姬,还互相开玩笑说夏姬的儿子像对方肯定是对方的种,其乐融融。既然阎职有献妻之功,也让阎职做了自己警卫。
两个警卫,一个是爹被他鞭尸断腿的,一个是被他睡了妻子的,他也算御人有术,居然活了四年。
结果第四年的时候,几个人去泡温泉的时候,断足之子和夺妻之人两个人开玩笑急眼了,断足之子就骂阎职说我就和你闹着玩你急什么眼?你妻子被人睡了也没见你急眼。阎职就回骂道我不过是妻子被睡了,你爹的坟被人扒了你也没急眼啊……
两个人越说越来气,于是乎把懿公给杀了。
这正顺应了季孙子那句“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的仿佛诅咒一样的预言。
田和这番话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越国朱勾是弑父上位的,又用无礼与越的理由灭了滕国,现在还想着报复?早点准备后事吧!
寺区闹了个无趣,虽然田氏拒绝承认滕国复国和齐国有关,可这态度也表明田氏对于滕国复国的支持。
齐国是大国,越国和晋结盟,趁着田氏内乱的时机才击败了齐国,可现在局势不同,田氏又知晓了墨家的守城之术的厉害。
胡非子也曾游说告知若以墨家的手段守备莒城,齐国再无建阳巨陵之辱,他和田氏祖上同宗,本就是齐国田氏一族的亲戚,很容易就能见到田氏家主。
几年前的辱,辱的是姓姜的齐侯。而现在若是能夺回建阳巨陵,荣耀的是田氏。
外部的局势变了,内部的局面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