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客人端上热茶。等客人稍事休息之后,包括邰慕廉在内的所有人都过来向这几个客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用他们能够听懂的简单的汉语和他们寒暄。

天色已晚,柏格理像接待自己的亲戚一样给这几个人张罗住的地方。他不是没看出这几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全身沾满了污泥、头发纠结在一起,不是没有闻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一阵阵刺鼻的臭味。然而他心里没有闪过哪怕一丝鄙视他们的念头。因为他和他的同工心里都晓得,和这几个人一起来寻求他们帮助的还有耶稣。

罗但以理他们深切地感到似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看得出来柏格理不仅把他们当自己的亲兄弟那样接待,而且从心底了解他们的难处,处处替他们维护。因为在昭通这样一个汉人占大多数的城市里,他们很难找得到住处,即使幸运地找到了,也难保不被人嘲弄和欺负。在柏格理这里,他们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活的象一个人,被人尊重和理解。

昭通教会的学生3天前才刚刚搬进新修的教室,于是柏格理把4个客人安排到旧教室里就寝。后来每次回忆到这件事,柏格理心里都充满了感恩:

上帝真是奇妙!他把一切都预先安排好了。

您可以教我们读书吗?

在1904年7月12日当天的日记中,柏格理写到:

他们请求我的第一件事,是让我们教他们读书。他们想要读书的愿望非常迫切。他们随身携带着小袋食物,主要是燕麦炒面。我让他们歇在旧教室里。我真诚地希望,从这开始能给他们揭示一个新的天地。愿上帝拯救他们。

我们教会的所有同工,都被他们到来寻找我们这件事振动了。

柏格理很快发现,虽然日子过的很艰辛,但和彝族人一样,苗族人的生活中充满了欢笑。他们能够从眼前发生的哪怕很小的事情里找到开心的理由。当柏格理穿上他们的衣服,学着他们的样子,在院子里迈开八字步,摇头晃脑地吹着芦笙,跳起苗族舞蹈时,他们从心底相信柏格理和他们就是一家人。

闲聊中,柏格理问他们:

“你们会不会像乡下人的汉族人经常表现出的那样害怕我们‘洋鬼子’?”

罗但以理回答说:“我们听到汉族人和彝族人时常叫你们‘洋人!洋人!’,所以我们昨天来到你们这里时还真有些紧张。但是,当我们见到你们后,我们发现你们不是洋人,而就和我们自己的同胞一样,你们和我们是一家人。只不过你们来自很远的地方。”

柏格理在《苗族纪实》中激动地说到:

和他们是一家人!被中国最贫穷和有待发展的少数民族群众认可为一种父兄般的形象,成为苗族人中的一位苗族人,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柏格理还听到一件趣事:在前来拜访他的时候,他们给柏格理带上了他们寨子酿造的美酒。他们有把握只要柏格理闻到他们带来的酒香,就一定会对他们产生好感。但是不妙的是,在途中,他们听说这个外国老师不仅滴酒不沾,而且极其反感有人酗酒。他们开了一个小会,决定既不能带给老师,自己也不能喝;因为两样老师都不喜欢。

“太可惜那些好酒了。闻着就流口水。全被土地爷喝了。”他们自豪地给柏格理说。

星期六,罗但以理他们带来的燕麦炒面吃完了。带着满腔的感激之情,他们和柏格理及教会其他同工依依惜别。柏格理极其诚恳地欢迎他们再来。他告诉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他委托他们回去告诉苗家人,他的大门随时为所有的苗家人敞开着。

星火燎原

柏格理在日记中写到:

7月22日,星期五,又来了5个苗族人,我们试着教他们读书。

7月23日,星期六,又有13个苗族人来到。

这13个苗族人告诉柏格理,他们只是作为先头部队先来看看,如果确实有一个叫“爱稣”的人关心他们苗家,如果他们在柏格理这里确实得到兄弟般的照顾,那接下去,居住在山里的成千上万个苗家人,都会赶到昭通,听传教士给他们讲“爱稣”的故事。

成千上万!柏格理有些难以致信。他和他的同工在昭通辛辛苦苦奋斗了20年,才仅仅吸收了几个汉族和彝族信徒。然而,看到在两个星期之内就有22个苗族人前来寻找耶稣,柏格理的心里又充满了期待。

与此同时,来访的苗族人在昭通见到传教士并受到兄弟般热情接待的好消息,风驰电掣地传遍了乌蒙山里的500个苗族村寨,几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