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结束,大家伙并没有多歇,心想着吃了人家那么多好东西呢,得争取今天把活干完,他们倒也想明天再干一天活的,但是心里过意不去啊。 人家这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又是荤菜又是骨头汤的,昨天馒头今天猪头肉,这要是还拖到明天,那真是对不起他们家了。 人多就是快,两天时间那一院子的红薯都给磨完了,前两天那院子里都是堆的红薯,现在是摆了满院子的盆。 红薯磨完了那些人就回去了,后面做粉条的活就是自家人慢慢做了,一边晒粉一边做粉条倒也没那么累,苏永和他们兄弟俩第二天就来老苏家报到。 别看他是个男孩,学起东西来脑子转起来快得很,苏子苓还怕他掌握不准放多少料,所以还让老爷子特意为他做了几个调料勺子。 他上手快,第一天去的王家村卖,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一共才花了两个时辰,回来后兄弟二人就去了天门山摘叶子。 当然了,只有苏永和进去,他弟弟负责在山外接应。 进入七月,天气比较好。 老苏家的安排还是一成不变,卖豆腐的卖豆腐,摆摊的摆摊,剩下的人就是早上捡菌子,中午吃了饭就开始做粉条,晚上做菌子酱。 做了小半个月粉条才做完,中间还去采了茶叶,除了玉米地的草跟番椒地的草。 七月没下雨,番椒地还去浇了一次水,大概是有猪粪作为底肥的缘故,番椒树长得很粗,叶子颜色绿油油的,长得比较快的已经挂着花苞了。 菌子还在陆陆续续的捡,除了每天卖出去的,家里还有八百多坛。 这菌子坛子是特定的,比较小巧,苏子苓她们前前后后买了差不多三千个了,间接的把老王头家两口子都给带富了。 他们两口子现在除了下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烧坛子,这一个多月的收入都快要赶上他们夫妻二人一年的收入了。 照这样下去,还清债务是指日可待啊。 夫妻俩每每想到这里,干起活来浑身充满了力气,也做得更加仔细了。 粉条全部做完有六百多斤,到了现在还有人陆陆续续的送过来,但是没空磨粉。 苏子苓就想着还是先攒着,攒得多了再请人也行,像这次一样,多请几个人,也就是一百多文的工钱,那么多红薯,两天就给磨完了,这样自家人也可以轻松一点。 粉条已经堆在屋子里了,苏子苓还特意抽空去县里了一趟,顺便去看苏子木。 他上次旬假没回来,想着家里人忙,他回来也就是住一晚,也帮不上忙,第二天还要耽搁人送,他就想着一次性就不回来了,还是等放田假的时候再回来吧,那时候假期长。 苏子苓去的时候给他带了两坛菌子酱,加肉的,还带了一些豆腐,让陈大娘给学子们加餐,最后是玉米发糕,也带了一块,就连馒头都给他带了几个,跟陈大娘说好了,蒸饭的时候顺便帮他热热。 苏子苓送来的东西都不值钱,但是大家都喜欢吃,俗话说吃人嘴软嘛,帮忙热馒头这点小事陈大娘一口应下了。 最后怕苏子木要买别的东西,苏子苓还给他拿了一些钱。 从学馆出来,苏子苓径直去了肉铺,肥肉、瘦肉、猪头、猪下水等等买了一大堆,又去药铺买了一些香料,还买了一些包糕点用的油纸。 回去时有四叔婆她们帮忙背东西,也就没让人来接她。 “小青,咋又买这么多肉啊,前两天买的不是还没用完吗?” 苏母看着满满当当的一背篓肉,一边整理一边问她。 “哦,用来做粉条的佐料包的,我把这肉烤出来,到时候跟粉条配套卖,那些路上的人想吃,直接放调料包煮就行了。” 粉条做完活就没那么多活了,大家都轻松了许多,趁这时间,苏子苓让苏老爷子给她弄了个烤窑,到时候用来烤肉干那些。 她想着这粉条的主要客户暂时还得定位在行走的商队跟镖队上,他们走的地方多,也不一定每天都能走到镇上住宿,大多时候他们都是露宿在外的。 在路上能吃的也就是干粮了,毕竟其他的又放不住,不过她的粉条可不一样,能储存,不易坏,做法简单。 只要烧锅热水,把粉条往里一扔,调料包一放,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吃到热乎乎的有菜还有肉的粉,出门在外多方便啊。 不过这又是肉又是菜的,价格还得往上提提。 苏子苓把香料油纸那些放好,“今天天气好,正好把蔬菜干也给做了吧!” 早上出门时她让苏母去砍菜了,菜地里的菜都快要老了,她想着还不如全砍了做成菜干吧,砍完了再种别的。 “行啊,菜我跟你三婶都洗好也择好了,不过不知道怎么弄,所以就放院子里了。” 苏母直接把菜全搬进来了,“就这么多了,你看够不够?” 苏子苓看了一眼,都是些白菜、青菜、香菜、葱、野蒜的,就连野菜也挖了一些,杂七杂八的装了满满的两大篮。 想着过两天下雨就要去种红薯了,所以红薯尖就没掐。 “先做这么多吧,后面不够再说。”这两篮菜她估摸着应该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