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风秦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5部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应奎。这样我们的军队,就有了回旋的余地,再回军(金至)县,就会游刃有余地对付韩信或黥布……。”

“我们没有时间!”钟离昧思虑再三,知道这是做不到的,他吐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心里非常清楚,刘邦决不会冒然出击,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刻!

“说下去,”项羽盯了他一眼。这一段时间,他对钟离昧非常不满。早有人对他说,钟离昧有二心。

钟离昧似乎也感觉到了,他知道这是陈平使的离间计。但他是一耿介之士,也不辩解,他相信日久自然明。他坦然面对项王,说:“我认为谯县决不可守,在这里决战不可取。刘贾不下城父,刘邦军就不会出动,他就是要将我们拖在这里。所以,我们决不能让他的意图实现。我认为,我大军不如退到(金至)县,与令尹军合一处,南下钟离,全力对付英布,击败他。向东南撤退到江东去。在这里,只要派驻一支军队,扼守住城父。城父易守难攻,城池坚固……”

“诸侯军纷至,这样合适吗?”右令尹项襄理解项王的意图:既不能让汉军合流,要在他们汇聚成势之前,务必将他们各个击破,这才是楚军的唯一出路。他同意项王的主张,所以,他质疑钟离昧。

“这只是一厢情愿,兵法云:‘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现在敌众我寡,敌兵多粮广,我军疲惫……”

“正因如此,所以大王要寻找战机,速战速决!”

“所以刘邦军止于睢阳。当然如果他们尾随而至,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立即将其击溃。但这是做不到的,任何人都不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

“钟离将军所言极是,”季姬说,“不争一时之高下,主动退却决不是怯弱。”

“你懂什么?”项羽闻言大怒,“你说说看,兵一退再退,士遂无斗志。观望的诸侯又作何想?披坚执锐,全凭一气,斗志一失,岂能再起。我意只要寻得一战机,战而胜之,天下大势就能逆转过来,这才是最关键的……”项羽毕竟是王者,他的见解不凡。

“大王说得对,”项襄说,“士气可鼓不可泄,只是……”他迟疑了一下,因为他也认为谯县不是坚守的好地方。此地一马平川,城池不高,是易攻难守之地。不过这种地方可以利用……。

“右令尹,你认为什么地方才是决战的好地方?”项声问。

“当然是此地。只是我们应先退至城父,以退为进,让出这一块地方来。谯县不易守,我们先把谯县让于刘邦。刘邦如进军到这里,就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再来将其围困,击溃他。如刘邦军不至,也无妨,我们则可以在城父以逸待劳,击溃奔袭而来的刘贾、龙应奎军,或迎头痛击彭越军。战胜了这两支军队,那战场态势就对我们有利了。”

“这?似乎可行。”右司马赵克爽想了想,也实在是无法可想。他说:“以不变应万变,不一定要击溃刘邦。”他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这种话现在不能说,“就是击溃刘贾一路,也是我们的大胜利,令诸侯丧胆……”

“只是恐怕刘贾、龙应奎未必会与我们决战。”钟离昧说。

“现在最重要的地方,不是这里,而是钟离!”季姬突然打断了这争论,一语惊人地指出。

“对,青城说得不错,”项襄赞赏道,他一直叫季姬为青城,只是不加公主。他知道她熟读兵书,对战场有着非常敏锐的感觉。钟离之重要,谁都知道,但谁都没有象季姬提到这样的高度。他欣赏她。因此他附议必须分兵一部,去驰援蒲将军。只要钟离守住了,这里自然从容。

项羽看了看季姬,他是兵者,知道钟离确实是楚军的咽喉之处。自己虽也知道,但却不能象季姬这样明晰、准确无误地指点出来。季姬这思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那谁可以堪当此任?”他征询大家,决定派一支人马去钟离。

责任重大,又不彰显,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无人愿意应接。

“本人愿往!”季姬知道事关重大,她又是虞姬的妹妹,既然已经答应了虞姬,就责无旁贷。也就不能再坚持自己故有的坚持,于是慷慨请缨道。

“小妹!”虞子期担心地叫了一声,他不明白季姬今天怎么了?竟会来担当如此重任。

“你?”项羽看了看季姬,眼神非常复杂。

“只为姐姐!当然,本人只为副将,欲请赵克爽将军同行。”季姬知道赵克爽将军虚怀若谷,是忠贞不二的老将军。审慎笃行,是可以依持且不会制约自己的甘当幕后的最佳人选。只要有他在,自己就可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