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在干什么?”玉鸿公主的问话,打断了澈闻真人的回忆。
“霍道师貌似正在与栖岩台、六合堂商议未来筹集方真灵材的对策。”澈闻真人答道。
玉鸿公主默然一阵,随即言道:“真人!如此大事,你怎能拱手让给霍天成来处理?方真灵材乃是修士的钱粮辎重,霍天成如今军权在握,要是再将度支之权夺走,太玄宫岂不是尽归霍天成独掌?”
“可是……”澈闻真人擦了擦冷汗,言道:“贫道对灵材筹集事务所知实在不多。如今渔樵子身亡,一干同犯或受诛连,或事先逃遁,太玄宫与海商联系完全中断。尤其是重建江都法阵,需要大量天材地宝,眼下只能通过南境募集。至于南境的状况……”
自从江都一役之后,原本安排通过南境前往西境平乱的兵马,忽然间调转方向,一时间很多杂乱且相互矛盾的消息传至江都。有说是朝廷兵马要折返东境勤王,有说是要震慑镇南六关,甚至传言朝廷兵马已经与镇南六关商量好,要共同杀向江都,然后平分天下云云。
所以在东南两境的关隘上,早已布满各路兵马,甚至彼此间都不能相互协调,究竟是要守护东境,还是要固守南境,都没有一个具体说法。但总之如今南境物资已经不能调往东境江都朝廷,除了用通明鉴这类传讯法器,朝廷已经无法了解南境眼下的具体状况。
“洞景真人,如今还是无法联络上叶逢花吗?”玉鸿公主看向一旁,一名高冠道人,手中摆弄着一面镜子,即便公主问话,他也没有站起身来,身下坐着的藤椅还带着轮子,似乎是双腿不便于行。
洞景真人摇头道:“我已经试过利用通明鉴施法,直接感应叶逢花身边的修士幕僚,但发现我的法力被一股力量所隔绝,这种情况在稍早时候还没有发生。”
“那派去南境的谍子呢?”玉鸿公主问道。
“状况也是一样,毫无音讯。”洞景真人说道:“不过我已经安排好,让手下谍子调查清楚便尽快赶回。”
包括许多太玄宫修士在内,许多人并未真正见过发明出通明鉴的洞景真人,哪怕见过也认为他仅是醉心于法器炼制,不喜与人往来沟通。却不知道洞景真人在太玄宫真正的职责,实际是为朝廷监察天下,秘密培训刺探谍子行走各地。通明鉴本身就是为了用于秘密传递消息而设,只不过后来推而广之、各有运用罢了。
“现在不能再乱了,朝廷可支撑不住又一场大战了。”玉鸿公主对洞景真人说道:“瑶风仙子的消息探听到了吗?他们离开江都之后很快便没了音讯。”
洞景真人言道:“在云间府的人手似乎看见过瑶风仙子与朱三两人的形迹,但没找到其他玉京山弟子,具体情况还在查证当中。”
“玉京山与北境大乱,当初就应该让瑶风仙子留在本宫身边。”玉鸿公主叹气道:“如果叶逢花再不肯收敛、约束手下兵马,朝廷就应该要有所举动了。”
此时一名参谋出列言道:“殿下,如今朝廷在东境的兵马钱粮都见短缺,大军更是滞留南境,与叶逢花等守备将领纠缠不清。微臣认为,理应派出太玄宫修士,尽快压制住事态变化。”
玉鸿公主言道:“你是说派人直接拿下叶逢花?”
“微臣认为,可派明暗两支人手。一方面表明朝廷态度,只要叶逢花等将领继续服从朝廷旨意命令,尚可加官进爵,许下种种诺言。”参谋说道:“另一方面派出太玄宫精锐,若叶逢花等众稍露不臣之心,诛戮首脑,重整镇南六关。”
玉鸿公主蹙眉道:“这种事要是做不好,容易引起镇南六关兵变。而且叶逢花身边也有方真修士严密保护,万一暴露是太玄宫人手,立刻会引起叶逢花的警觉,甚至迫使他提前起事。”
“眼下正有一人适合担当此任。”
“哦?何人?”
参谋谄容言道:“正是道师霍天成。”
玉鸿公主神色微冷,笑道:“你可知万一霍天成也动了不臣之心,与叶逢花勾结一体,岂不是纵虎归山?”
“公主殿下既有顾虑,正该趁此机会试探霍天成。”参谋十分兴奋地说道:“如果霍天成不肯去,说明他无有反心。要是他愿意前往,那便是意欲图谋悖逆朝廷。”
“糊涂!”澈闻真人打断道:“要是霍道师真的愿意为朝廷长久之计而诛杀逆贼呢?再说了,叶逢花等将领镇守南境多年,抗击妖祸有功。如今朝廷有难,你居然要殿下先杀有功之臣,还挑拨试探霍道师,哪里有这样的谋划?”
澈闻真人是真的生气了,他没料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