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黄方真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6章 前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如果门人这一世修行不成、或造劫难而亡,其他门人或其师徒会去寻觅他的转世之身,再度指引其入门修行。甚至有的门派讲究师徒相互引渡,如此累世积攒修行之功,伴随修为境界不断提升,也会慢慢忆起前尘过往,或许对这一世修行有所助益。

但这种事并不是绝对的,像罗霄宗与正朔朝缔约,接引历代皇帝拜入门下传授道法,这么多位皇帝,真正修成的也就是正朔太祖。

而且不同修行传承所要求的心性也有所不同,道门大部分修悟之法只专注于此生今世,受前世过往所累,反而会有损道基功果。

至少郭岱自己是不在意前世云云,具体到他个人而言,他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前世。虚灵分体的郭岱能够算是他的前世吗?恐怕不能,那是如今郭岱的一部分,但他自己也是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得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不受虚灵所制。

更特别的如宫九素,她就是九宫太素图所化生,完全没有前世一说,纠结于前世也纠结不出东西,甚至她的心性中本就无有这种挂碍。

如果郭岱愿意,他甚至可以利用洞烛明灯看出齐柱子的前世,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此生此世他就是如此形容心性,纠缠于前世不得福缘,那便专心此世。

再说了,世事祸福相依,前世有福缘,怎知就无祸劫孽债?不可能说好的灵、坏的不灵,天地无情无亲无私,不偏私于任何一人,也不偏私于任何一门传承。

“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想那么多也无益。”郭岱说道:“我先教你一套入门桩功和守息法,如果你平日里站岗也能不忘功诀窍要,那便是入门了。”

齐柱子有些担忧地问道:“仙长,我以后还要站岗吗?不是跟着你一起离开吗?”

郭岱笑了出声,说道:“怎么?你觉得我传授你仙家道法,你就可以抛下这守门兵的活计,从此逍遥了?”

“这、这倒不是……”齐柱子有些羞愧地答道。

“既然如此,那便好好站岗。”郭岱说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无非是觉得自己明明得了仙缘,为什么还要苦哈哈地站在城门下?既然迈入仙途,理所当然是要朝北海暮苍梧,往来无拘得大自在。但这无非是世人的美好妄想,修行就是修行,不是这么多虚幻的表象。你既然是守门兵,我就传你适合这身份的功诀。”

“哦。”齐柱子有些气馁地应了一声。

郭岱何等眼力,当然看穿齐柱子由满怀期待、到兴奋喜悦、再到如今失望落寞的心绪变化,至于未来会不会变成怨怼忌恨,就要看他心性打磨到何种程度了。

凡夫初闻方真修行难免如此,他们往往只注视着他人的神通法力、超然在上,并未想过修行本身究竟是什么,实际上绝大多数方真修士在修行之初也没有想过,往往等到了一定境界,能知回首反顾、自省自察,才会渐渐有所领悟。

修行所谓心性,看似虚无缥缈,实则便是修士自身面对修行本身的态度。有的人将修行视作登临高位的垫脚石,有的人则将修行看做是神明般尊崇、不假思索,有的人则将修行视若敝履、一屑不顾,有的人将修行记在心中、却未落于践行,有的人则将修行视若直达大道之阶,勤而行之、不忘不失。

修行或能欺人,却不能欺心。心性越佳之人,越能内观本心、越能明晰自我、越能除执破障、越能制情御性,唯独由此,越能通达无碍、渡尽劫数。

一个人的天生根骨资质可以用灵丹妙药改换炉鼎,心性也可以通过诸般阅历知见穿凿磨砺,甚至部分师门尊长给弟子传法时,会刻意布置种种考验,为的就是便于弟子磨砺心性。

但这种考验也多是顺势而设,需要师门尊长对弟子传人的情况有十足的把握与了解,因为心性既可以磨砺升华,也可以毁坏堕落。

郭岱方才施法,其实已经给齐柱子留下一道心印。这道心印内中并没有具体法诀,而是无有成见映照齐柱子心性,如果齐柱子能够炼就正法元神,凭此心印可见清明自我,往返复证,由此入元神心境。

当齐柱子能够进入元神心境,郭岱自然会有所感应,下一步修行的具体法诀便会在元神心境中传授,如同关函谷当初点拨郭岱一样。

但郭岱要做的事情更加复杂一些,他未来可能没有功夫来指点齐柱子,所以他打算效仿虚灵,斩出分神化念寄托在灵台造化之中。这道分神化念,不能随意交流,只能传授法诀,并且就齐柱子心性缺弊指明修持之法,有点类似于关函谷所炼制的九宫太素图。

然而并不是有了这道分神心印,齐柱子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