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函谷、函谷关。”郭岱微微一笑,金仙化身妙不可言,然后他望着城门空无一人的另一侧问道:“刚才离开那人是谁?”
“谁?刚才没有人来过啊。”关尹子吃了一惊,问道:“你方才所见之人是何等形容?”
郭岱答道:“具体容貌我没看见,就知道是一个乘着青牛之人。”
关尹子闻言默然半晌,随即叹道:“郭岱,你真是好福缘啊。”
“怎么?他是你们这里的什么大人物吗?”郭岱问道。
“为尊者讳,我就不多说了。”关尹子一抬手,邀请郭岱往关城方向而去,两人穿过厚厚的门洞,另一侧居然是一片葱郁茂林的山林景象,一条蜿蜒平缓的石阶盘旋而上,关尹子说道:“这里是楼观台,我平日清修之地,也算是本座所在。”
所谓本座,其实就相当于金仙灵台开辟时的“中枢”所在,仙家无论是下界后重返洞府,亦或定坐行功,一般都在居于本座。本座不一定就位于金仙洞府中央,甚至不得金仙本人准许,其他仙家无法找到本座所在。
仙家神念妙语声闻,直指灵台,种种仙家修行玄妙诸次展开阐述,关尹子所言也提到了函谷关这处金仙洞府,算上楼观台本座所在,也就方圆三百余里,并不是什么规模宏大、气象万千的地方。
围绕函谷关周围之外,还有方圆近千里的外围道场,是天庭仙家造化之妙,这一点宫九素也跟郭岱解释过了。
而说是外围道场,但函谷关并不是与这些地方直接相连,金仙洞府可隐可现,函谷关的作用倒是与世间关隘相近,既是阻碍也供通行之用。
“此去往东,是凌霄宝殿,往西是东游谷仙府。”关尹子引郭岱来到楼观台,给他指引两方。
郭岱向东西两端望去,凌霄宝殿方向琼楼玉宇、金殿帝阙,威严之中兼具气象之广,隐隐还能听见仙乐回荡,不知是有什么人抚弦奏乐。
而另一侧东游谷仙府,可见大泽如海、天波浩渺,另有三山雄奇挺拔屹立大泽之中,朦胧间有鱼龙潜翔、银辉舞空,更听得其中仙人长啸、吞吐云气。
郭岱感叹两边都是妙不可言、玄奥难测的仙家洞府,一眼望去看不通透,非是对方有意摒阻,而是境界未至,灵台神念容纳不下如此仙家气象景致。
“有趣,明明是东游谷,却在西边。”郭岱问道:“其实金仙洞府本来应该没有东西南北上下之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