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玲珑两人跟着无禅来到了寒水寺的后山的一处靠山的乱石堆旁。只见无禅搬动那些乱石,很快一个洞口就出现在两人面前。 “这是?……” 无心从小就在寒水寺长大,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后山还有一个山洞,这让无心疑惑不已。 “前几天有香客的孩子误闯后山,我找寻之下才发现了此处山洞,这里原来洞口没那么大,只有个夹缝,只能容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爬过。……找到孩子后,我在里面发现了关于寒水寺的一些往事和秘辛,我又重新搞来这些乱石封了起来” “原来如此,无禅师兄,难道那些人再打起了罗刹堂秘术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山洞?” “正是……来,你们跟我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无禅亮起了火折子,两人跟在无禅的身后,走了进去。 这里洞并不是很大,约有三十多平方。 而里面有一具坐化多年的佛陀骸骨,这并不是出奇的地方,而是周边的石壁上画满了罗刹堂的秘术,虽然没有完整的三十二门秘术,然而这里却记载了整整有十七门秘术。 无禅朝那骸骨行了一个礼,就走到了一处石壁前, “师弟,你过来看这里……” 无禅引无心来到了一处石壁那里,那上面写满了字。仔细看去,却记载了眼前这骸骨的来历。 上面写着: 吾名忘尘,当年入寒水寺,由师父受戒,法号忘尘,取忘却红尘之意。虽无心红尘,然痴迷武道之巅峰。 当年师弟忘忧,自于阗大梵音寺而来,身带罗刹堂三十二门秘术至寒水寺,置于寒水寺藏经阁中。 我痴武成性,遂入藏经阁偷偷研习,习得秘术十七门,然而此事终被师弟所知,他告诫于我,罗刹堂秘术需以对应佛门心法研习,否则必然会走火入魔。 然而我不听其劝,最终入魔,后误伤师父导致其功散人亡,我也因此身受重伤,忘忧师弟虽然以佛法化解我的心魔,然师父终因我之过失圆寂。 我无颜面对师弟忘忧,自困于寒水寺后山山洞之中,散却一身修为,不再入世。于垂暮之年于石壁之下刻下所领悟的十七门秘术的感悟,和对应化解之法。以防有后世之人重蹈我的覆辙,望后人以我为戒。 忘尘绝笔。 “这竟然是老和尚的师兄……竟然没听他提起过”无心感慨道。 “这应该是师父年轻的时候的往事,……估计也是他的心结之一吧”无禅入门比无心还要早,却也不曾听忘忧大师提起过关于后山的秘密。 “无心,这忘尘大师修炼了十七门秘术就走火入魔,你不会也会这样吧……”玲珑担心的看着无心 “我天生佛心……三十二门秘术,一学就会,注定成为了那佛祖一般的存在,又怎么会走火入魔” “得……你也会吹牛” “呵呵……口头禅,习惯了” 无心邪魅一笑,把玲珑都看呆了,这俊美如妖还真不是说说而已,这个家伙如果是好色之徒,也不知道会祸害多少少女。 “心魔引,大自在伏魔神通,定身咒,大悲掌,佛怒红莲,金刚不坏神功……” 无心快速看过了那些壁画,和注解的文字,不得不说这忘尘也是一个绝世天才。这些秘术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之处。 自己之所以没有走火入魔,或许跟老和尚处人待事的心境有关,自小老和尚也让他多听佛法,他每次都偷偷跑出去玩。 久而久之,老和尚也不再管他,随心而不失自我,这或许是忘忧大师最想看到的无心。不过分强求,不刻意追逐,顺其自然。 佛门功法讲究的是顿悟,心境豁达开朗之人修行起罗刹堂秘术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和尚在他小的时候便教他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无心也在忘忧大师的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老和尚的为人处事之法。加上天生聪慧,年纪轻轻就学会了罗刹堂三十二门秘术。 他天生佛心,与雷无桀的玲珑心极为相似,心不染尘,灵台清明。 他当年在大梵音寺里与大觉一战,化去了全身修为,却立刻顿悟,领悟了佛门六通法之三,后来在和温柔刀对战中领悟了佛门六通之四的宿命通。 佛门功法讲究的不是修炼时间的长短,而是悟,遇事不惑,处事不惊,念头通达,即可顿悟,这是佛家讲究的缘。 当年忘尘或许是因为太过心急才导致的走火入魔吧,要不是发现了这一处山洞,谁能想到这寒水寺曾经也有如此一位天才人物。 “无禅师兄,我有点理解老和尚当年的毁去罗刹堂秘术的苦衷了” “?????” “当年他其实早就知道这里还留有十七门秘术,所以才故意毁去了那藏经阁罗刹堂的秘术,虽然是他入魔之举,这又何尝不是他的执念呢。他是在保护我” 无心顿了一下,又说, “没有了秘籍,而我就是活的秘籍,虽然会惹来不少麻烦,但是却没人会杀掉一个活的秘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