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德的非常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部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杀!”

众口一词,震撼长空,150人的一个方队,每个人朝着各自预定的方位和地点一下就散开到位了。

从检阅台上向下望去,横竖成行,整整齐齐,就像一个布满棋子的围棋盘。

紧接着,又传来一声洪亮的口令:“上刺刀!”

150个学员的动作整齐规范、干净利落,如同是一个人一样。

“咔嚓!咔嚓!”

两声响过,150把雪亮的刺刀,齐刷刷地上在步枪上,寒光闪烁,直指蓝天。

朱德精神饱满,怒目圆睁,下达口令:“向前,突刺!”

“杀!杀!杀!”

如同卷起一阵风暴,冲入敌阵,整个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杀过去,锐不可当。

整个动作,如出一人之手。

“防左刺!”

又是一个洪亮的声音。

整个方队猛回头,按照口令,一阵杀声,刺向左面。

“防右刺!”

还是那个洪亮的声音。

整个方队,脚下生风,“唰”的一声,调转方向,向右杀去。

……检阅台上,日本领事看得目瞪口呆,觉得这些中国人太像日本士官学校的士官生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子,不是个滋味。

法国领事赞不绝口:“太好看了!美极了!比在巴黎大剧院看歌舞还要饱眼福!”

李根源总办和各位教官对朱德的指挥口令和神态,对全体学员的成功表演,十分满意。

他非常感慨地说:“这‘模范二朱’,真是名不虚传!”

“模范二朱”是指在讲武堂里,不论学科还是术科均名列前茅的朱德和朱培德。

因为他俩常常受到褒奖,所以统称为“模范二朱”。

杨如轩有一段回忆,说:“朱总在讲武堂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刻苦好学。

哪怕休息时间,他都用来看书或锻炼身体。

不论学科和术科,朱总都名列前茅。

他的术科更是特别出众。

比如在体操方面,他过天桥、跳木马都表现得特别勇敢,给人以非常英武的印象。

他翻杠子,可以转大车轮。

而他指挥队伍,喊口令,更是全校之冠,声音洪亮,动作干净,气宇轩昂,博得教官和同学一致好评。

日本领事、法国领事到讲武堂参观,李根源总办都是指定他和朱培德出来指挥。”

不久,为了扩展新军的需要,从丙班学员中,挑选出100多名组成了特别班,把原来需要学习1年的课程,压缩在8个月里突击学完。

朱德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就同范石生、董鸿勋等人被选送到特别班学习,于1911年7月提前毕业。

。 想看书来

三、“重九起义”,奋勇当先(1)

1911年8月。

朱德作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第三期毕业生被分配到了云南新军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第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见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左队司务长,授少尉军衔。

第三十七协的协统就是辛亥革命史上留下英名的蔡锷将军。

蔡锷,字松坡,出身于贫苦家庭,父亲是个裁缝。

他幼年聪明异常,学习专心刻苦,有“神童”之美称。

后来进入长沙时务学堂,从师梁启超,受其影响极大。

后东渡日本留学,在“强兵救国”的思潮影响下,学习军事,将名字“艮寅”改为“锷”,寓意砥砺剑刃,扬我国威。

他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与同期的蒋方震、张孝准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督办军事学堂。

1911年2月,应云贵总督的邀请,到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任协统,并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

他虽不是同盟会员,但却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爱国者,暗地里与同盟会保持着密切联系。

平素,他少言寡语,不苟言笑,极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讲武堂主楼旁有一处院落,原为讲武堂第一任总办高尔登的住所。

当时,蔡锷将军就住在里面。

他的办公室里摆满各种书刊。

朱德见这位青年将领,博学多才、能文能武,心中十分敬佩。

以后,他常在操课之余去蔡锷家里借阅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