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德的非常之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朱德见此情景,知道一定是走漏了风声,但他仍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地劝说他们打完四圈。

几个团长哪儿还有心思,纷纷告辞后匆匆离去,各奔自己的营区。

送走客人后,朱德立即赶到贺龙的司令部,告诉他消息已经走漏。

前委得知这一重要情况后,当机立断,决定起义提前两个小时举行。

8月1日凌晨2时,南昌起义的战斗打响了。

“叭!叭!叭!”

清脆的枪声,击破了沉静的夜空。

霎时间,枪声、炮声、杀声响彻南昌城。

起义军战士们,呼喊着从四面八方向敌人驻地发起了进攻,起义进行得十分顺利,二十三团和二十四团虽是敌军的主力,由于朱德的调虎离山计,使他们仓猝应战,也没有过多的抵抗,就被消灭了。

仅用了3个小时,就解决了南昌城区的战斗。

由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胜利了。

从此,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当东方出现曙光时,在洗马池江西大旅社的楼顶上,高高飘扬着的起义军的红旗格外鲜红耀眼。

市民们潮水般地涌向街头,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庆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

十、保住南昌起义的火种(1)

南昌起义成功了,但前进的道路上仍有千难万险,考验着每一个革命者的忠诚。

起义军按原定计划撤出南昌,南下东江,打算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北伐。

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分三个梯队翻越过闽赣边境的武夷山,向汀州开进。

第一梯队由叶挺、贺龙率主力部队开路;第二梯队由谭平山带着革命委员会机关跟进;第三梯队由李立三负责收容伤员,最后由周士第的第二十五师做后卫。

整个是一条长长的行军纵队。

前敌委员会在汀州时,对夺取广东东江的计划,又进行了详细讨论,当时有两种意见。

周恩来、叶挺提出,主力应由三河坝经松口取梅县,再经兴宁、五华取惠州,另以一小部分兵力取潮汕,这样可以迅速控制粤东,避免遭到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围歼的可能;另一种意见主张留一部分兵力于三河坝监视梅县之敌,以主力取潮汕,再经兴宁、五华取惠州。

这种意见得到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支持,多数同志也渴望早日攻占潮汕,既能得到休息,又能在沿海口岸得到国际的援助。

所以,会上通过了后一种意见。

这就形成了三河坝分兵的决策,使原来兵力已日益不足的起义军力量更加分散。

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从处在粤闽边境的大埔乘船,由韩江顺流而下,直向潮汕进发;朱德率领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军的教育团,共约4000人留守三河坝,以防敌军从梅县抄袭主力部队进军潮汕的后路。

三河坝,位于广东大埔县的南面,中心点汇城是个三江口。

北面飞流直下的汀江和从西南方向奔腾而来的梅江,在这里汇合后汹涌澎湃,向南泄入水深流急的韩江,最后在澄海流入南海。

从这里,溯江而上可通闽、赣,顺流而下直达潮汕。

同三江汇合点对应的笔枝尾山,形同鱼尾,山势险峻,群峰叠嶂,松林茂密,可攻可守,大有一山镇三江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部队过江之后,直取潮汕。

朱德和周士第率第二十五师留守在三河坝,临视梅县等地之敌,以保证主力部队夺取潮汕。

第二十五师是以叶挺独立团为基干扩编而成的,无论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党的力量,在南昌起义军中都属最强。

所以,把坚守三河坝,抗击钱大钧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10月1日,朱德带着周士第和党代表李硕勋,察看了三河坝一带的地形,把部队全部部署在三河坝对岸东文部、笔枝尾山、龙虎坑一带,只在观音阁留下一个3人的观察哨。

同时,将江西岸的各种大小船只,全部撤到东岸,只留下一只小船作渡船。

第二十五师的师部设在田氏宗祠内。

部队进入阵地后,情绪十分高昂,连夜挖战壕,筑工事,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

第二天的午后,在江岸边的竹林旁,朱德召集全师的军官讲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