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东黑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国的公司已经拥有了开采中东最大油田的权利。

美国不断在中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英国却只能在旁边看着干着急。很明显,江河日下的英国已经没有能力独自控制中东局势,美国对此也很清楚。可以说,美国在中东扩张策略的制订,就是基于自己对英国在二战后政治、经济和外交能力的准确判断和评估,英国缺乏和自己在中东博弈所必需的资本。

在中东地区与英国的利益逐鹿,美国知道自己的胜算有多大。美国意欲打破英国在中东的独大局面,继而取代其地位,看起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情。

。。

3。怀抱石油的中东碰到开始扩张的美国(1)

当一个国家的国力日益强盛,而且这个国家还野心勃勃,那后面发生的事情就只会是“扩张”。试想,当怀抱石油的中东碰到了意欲扩张的美国,那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美国是个聪慧的国家,那里有一群聪慧的决策者。还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当这些聪慧的人看到手中的数据——?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总体份额由从前的70%下降到51%,与之相应的,海湾国家的石油份额则由从前的7%上升到16%——这个事实的时候,他们就清楚地知道,美国已经无力以自身资源来维持世界上最大石油出口国的地位,而中东的石油将成为美国的必需品。另外,这群决策者是心知肚明,随着今后本国的工业发展,美国的能源需求是只能增不能减的了。

如此一来,中东,作为美国最主要的石油供应站、对外扩张的弹药库,美国政府势必会好好考虑该拿它怎么办。事情还远不止这些,美国政府还预测到,用不了多少时日,欧洲的整体经济也会进入从煤炭到石油的转型期。也就是说,控制住中东石油的阀门,就相当于执掌了欧洲的命运。控制了欧洲的命运,相当于是美国对外扩张迈出了最好的一步。那样,美国离自己的帝国梦就又近了一步。

当然了,美国曾经也是个不喜欢过多插手国际事务的国家,凡事置身事外一度被奉为对外事务的行为准则。美国的国父华盛顿在离职演讲里就告诫自己的国民,“扩大我们的商务关系时,尽可能少与它们发生政治关系”。不过,国父的话也不是人人都奉为圣旨,比如罗斯福。罗斯福,20世纪最受美国民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了4届的总统。至今,其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仍是举足轻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让美国一步步走了出去。先是1942年美国驻军伊朗。尔后,在二战还没有结束世界大部分地区还在炮火纷飞之际,他又开始考虑战后的世界格局。在罗斯福构思的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里,有苏、美、英、中四国的身影,四国将共同组成一个具有协调世界各国事务的“中央政府”,以此机构来维护世界秩序。

斯大林是很赞赏罗斯福的设想的,他对“中央政府”这个机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哪个大国,或者说哪个有野心的大国不想在国际舞台上趾高气扬地支使他人呢?

在不少有心人的期盼下,1944年到1945年间,“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横空出世,这是罗斯福和他的智囊团的倾心之作。这个组织取代了早已失去了作用的国际联盟,宣告了以往各国排它结盟、单边行动的外交局面将被打破,世界格局将重新洗牌。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罗斯福的做法:他不仅希望今后不再有传统类型的向海外扩张的帝国,还希望分化欧洲各国的实力,弱化欧洲整体对世界的影响力,尤其是对美国的影响力。另外,以当时的国际形势,再结合美国自身后来的获利程度,对罗斯福的做法就更难以挑剔。比如,在罗斯福提议的四个“警察”中,中国因当时国力孱弱,基本就是一个“挂衔”的。况且,当时的蒋介石政权是个彻头彻尾的亲美政府,美国也是充分分析了它会与自己站在一条线上,所以才给了中国一个“挂衔”的虚职。说白了,美国由始至终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大,联合国的成立让美国可以以履行国际使命为借口,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事,谋求自己的利益。

3。怀抱石油的中东碰到开始扩张的美国(2)

罗斯福构想的蓝图不可谓不宏大。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管理机构,美国就是要通过它来控制其他国家的政府。事实上,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美国以自身无与伦比的实力将联合国组织操纵得游刃有余。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评价罗斯福“在外交和行动上显得有些软弱”。但看到罗斯福不遗余力地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搭桥铺路,谁还能说他不是一位具有远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