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副考官还有普通考官们。
不过最后的排名,还有他们的文章,则是需要叶承乾进行最后一步的确认。
两天后,叶承乾便看见了这一次科举考试头名状元的文章。
刘平安,来自城北道军方的退役将士,先后在自强书院,骊山书院求学,在自强书院时参加城北道科举取得了举人的身份,这一次乃是以骊山书院学子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
刘平安在这次的科举当中便是提出了制夷十二疏,分别从人口,经济,军事等等各个方面提出来对这些海外四夷的管控,协调,抵御或者是进攻等等方面进行治理。
刘平安这个制夷十二疏在叶承乾看来已经算是在这群士子当中是极好的了,虽然有些地方还是能够明显看出青涩的感觉,但是能够想得到这么多,殊为不易。
而且这一次殿试当中,前面几百名,几乎都是被骊山书院和自强书院的学子包揽了,这一次很少有其他的学子冲入前几百名。
没有办法,骊山书院和自强书院的导师和教授们,大部分都是在朝中当官的,他们的见解和眼界,在授课的时候,都会若有若无地影响着这些学生。
而且这些导师们没事的时候,都会在课堂上说一说当下的朝政,并且谈谈自己的见解。
城北道自强书院的导师更是如此,他们本来就处于武朝对外纷争的局势中间,看问题更为透彻和真实。
也就是因为如此,这一次骊山书院和自强书院学子,当仁不让全部排进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