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7崛起南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5章 进口矿产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风后面走了出来。

“海丰还是有点搞头的。”何夕笑嘻嘻地对施耐德道:“当地锡、铅、锌都有,其中锡矿的蕴藏量最大,而且品质不错,连矿石都可以直接收购。”

锡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作为五金之一,锡器在民间的使用率非常高。但穿越集团打算进口锡矿,却并不是为了用来打造锡器。

军工部门一直在嚷着要量产青铜炮,但因为矿产资源的缺乏,却只能停留在样品阶段无法量产。而铸造青铜炮所需的原料青铜,其实质便是铜锡合金。青铜的铸造性能和散热能力都比铸铁好得多,铸造武器的难度比铸铁小得多。另外青铜火炮的含碳量低不易擦出火星,在安全性上也优于铸铁火炮。

最重要的是在同等口径之下,为了防止炸膛,铸铁火炮必须加长加厚炮管,而青铜火炮因其材质优势可以把炮管造得更薄更短,这样炮身的重量就变得更轻,不管是陆军炮还是海军炮都能因为这个技术进步而获益不少。而在目前炼钢规模和钢铁加工水平不足的情况之下,青铜炮显然是军工部门一个极好的选择。除了武器之外,青铜还可以用于制造耐磨零件和耐腐蚀的装备,比如各种机械轴承和化工用到各种容器,这些工业方面的用途甚至远远超过了军事领域。

而被称为“海军黄铜”的锡黄铜,其中就需要锡、锌两种海丰出产的矿物。这种合金因为其耐腐蚀能力极强,可专门用于制造船舶零件——比如海运部计划将战船的吃水线以下部分全部包裹铜皮,所需用到的材质便是这种锡黄铜。

另外工业部与信产部联合建设的造纸印刷项目,目前也已经进入到了印刷工艺的研制阶段。活字印刷术从发明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过木活字、泥活字和陶活字在历史进程中都纷纷被淘汰掉,在后世广泛使用的铅活字,却是15世纪的德国人所创造出来的,而这种铅活字,其实便是铅锡合金。

文化输出作为穿越集团的重要对外策略之一,一向都得到了执委会的重点关注。为了体现出海汉文化的高大上形象,印刷品的质量必须要大大超过同时代的竞争者,铅活字这种装备肯定是得一步到位。执委会对此可谓不遗余力,为了让冶金车间能早日制造出合格的铅锡合金,崖州市面上的锡器几乎都被搜刮干净了——当然其中的大部分还是分润给了军工部门造青铜炮去了。

执委会将文化输出的优先性甚至排到军事输出的前面,紧紧跟随着商品输出。在执委会的远景构想中,这种文化输出可不仅仅只是针对于大明,而是要立足于全球化的角度,向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投放。有思想较为激进者甚至在论坛上声称,要让“四大发明”重新定义这个世界——让我们带着指南针走遍这个世界,用火炮征服每一寸土地,再把这一切用纸笔记录下来,并印刷成书籍流传后世。

王勤不是很明白海汉人为什么要通过自己的商行进口矿石,但对方出的价格让他无法拒绝这个提议。并且施耐德也表示如果这种供应能保持长期稳定,那么海汉方面将在每个月都留出一定的玻璃制品份额给他,以保障“海丰号”从惠州府运送矿石到胜利港之后不至于回程放空。这样的待遇甚至已经超过了一部分在胜利港设立商栈的商家——尽管拥有进货渠道优势,在货源吃紧的时候,他们仍然需要通过竞买的手段来获得海汉货物的供应。

虽然施耐德和何夕盛情邀请王勤留下吃个午饭,不过王勤却是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在得到这么好的优惠条件之后,他已经没有心思再在这里耽搁下去,要赶紧乘船回惠州府组织货源才行。今后只需每个月从海丰到胜利港之间来回跑上一趟,获利便能抵得过连续跑上四五趟广州所得——并且还不需再向可恶的市舶司缴纳昂贵的关税,这真是像那位何老板所说的那样,站着就把钱给赚了。

在这些天里出入驻广办的商人中,像王勤这样的客商不少,大陆地区的货物吞吐能力要远强于海南岛有限的几个州县,不过才两三天时间,驻广办便将大本营在最近半月里生产出来的一点库存卖了个一干二净。而多种在前期不得不高价收购或是根本没找到门路的货源,如今也已经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当然,最重要的是胜利港的名声已经传播出去,剩下的只需各地商家口耳相传,便可以慢慢地将胜利港的自由港形象建立起来。

1627年12月13日,大明天启七年冬月初五。

在头船挂出旗语,向榆林观察哨表明身份之后,一支由八艘大福船组成的船队缓缓地驶进了胜利港。这几乎便是目前从事黑土港——涂山半岛——胜利港这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