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别的办法可想了。
六月七日,建设部二把手刘山夏抵达舟山岛,他将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负责将建设部对舟山港区的规划组织实施。刘山夏在此之前的近两个月时间一直都在台湾岛,统筹指挥南部高雄港和北部鸡笼港、淡水港几处港口的兴建工作。在当地的建设工程进入轨道之后,他便接到执委会的命令,北上到舟山协助这边的开发建设。
由于海汉很早就已经将舟山列入了目标,加上有后世的开发经验可供参考,所以建设部对于这一地区的规划算是比较细致明确。从东南端的沈家门渔港开始,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到定海湾西端的西蟹峙岛,这长达六十多里的舟山南部海岸线加上近岸处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岛屿,就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开发地段。
这一条海岸线上几乎全线都可以修建港口码头,而且具有天然的避风环境,其开发条件丝毫不亚于台湾岛南部的高雄港。而建设部也有意将这一片地段建成大明东海地区最大的海上商贸港,以及海汉在这一地区最主要的殖民地。
至于舟山以北仍然有民间武装势力活动的岱山、衢山、嵊泗等岛屿,海汉民团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一点一点地进行清理,力争在1633年夏季结束之前,完成对整个舟山群岛地区的武力清剿。
当然了,不管是舟山港口区的开发建设,还是海汉舰队接下来在附近海域的行动部署,将要消耗的费用也会非常巨大。商务部从大明商人们口袋里套过来的钱财,一转手便要由军方和建设部花出去大半了。
但这钱也不是白花,大工程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吸引大量移民进驻舟山岛,刘山夏在登岛后参加的第一次会议中就表明了这一点:“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劳动力,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