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7崛起南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1章 坚固防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遣将,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将一个村落变成军事要塞,而联军可是提前许久做过多次有针对性的演练,要是连个移民村都打不下来,那他和巴蓬也不用回去交差了。

联军在步出丛林后,前方出现了大片农田,目测至少在千亩以上,其中大半都是种植了水稻,剩下的农田中则是栽种了各种瓜果蔬菜。不过这个时节的水稻仍是青苗,想靠这里的农田获得粮食补给是不可能的。倒是还有一些散养的鸭鹅,此时依然在田野中游荡。而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果然是连半个人影都看不到,旷野中一片寂静,远处的村落也是连半点炊烟都没有,宁静中透着几分令人不安的诡异。

但霍格并不会被这场景给吓住,他在确认了远处村落的方位之后,便立刻下令发动攻势。队列中的鼓手敲响战鼓,士兵们保持着战斗阵形,开始朝着远处的目标缓缓推进。

虽然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并无敌军踪迹,但这段行程也并不顺利,遍地的水稻田瞬间就变身为路障,横亘在联军与目标之间。为了保证战斗阵形不致散乱,士兵们只能保持队形从稻田中踩过去,当下泥水四溅,不少人脚上的鞋直接陷在了泥里,顿时就出现了小小的混乱。

霍格当然也将此看在眼中,但眼下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士兵打散队形从田坎上行进显然是行不通的,一里地之外就是海汉的村庄,难道就让士兵们以散兵方式往里冲吗?霍格就算对自己的部下有信心也不敢如此托大,海汉人可不是只会使用冷兵器的土著,听说其火枪兵也是相当厉害的,如果村中藏有伏兵,那以散兵队形冲进去就无疑于自杀了。稳妥的办法,还是排成整齐的攻击队形平推过去,用火枪齐射摧垮敌人的防线。

不得不说,霍格的作战思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这个时代的火枪兵主流战术仍是由枪手在长矛手掩护下完成齐射,而纯火枪兵组成的线列队形和排队枪毙战术,只有极少数的精锐部队才能运用自如。东印度公司和柔佛组成的联军显然不在“精锐”这个范畴以内,所以能在战场上采用的攻击方式也就是传统的战法,这已经算是冷热兵器相结合时代的最佳战术了,何况霍格还很周到地替步兵们在前沿增加了一道大盾组成的掩体。霍格相信自己指挥的联军即便是撞上兵力相当的葡萄牙或者荷兰的武装部队,也丝毫不会吃亏。

霍格对海汉的作战方式缺乏了解,除了知道海汉军中大量装备火枪之外,其他的信息就几乎一片空白。这也导致他在制定战术的时候认为海汉的战法应该也与己方类似,根本料想不到武器性能的优势让海汉军的作战方式已经大大地超前于这个时代,并不会出现他所设想的双方列阵正面对决这样的战斗场景。在沉默无声的村落中,海汉军正在耐心地等待联军踏入射程,然后便会展开一场屠杀了。

虽然指挥部队前行的鼓点一点未乱,但在稻田中踉跄前行的联军队伍却不免已经开始散乱了,有人甚至停下来蹲在泥泞中找自己的鞋子。霍格又看了看手中的地图,上面可没有标识出这么大片的稻田。他忽然有一点后悔,或许不应该急于发动进攻,而是让侦察兵探查农田的边际,是否有适合更适合进军的路线,以绕开这些该死的稻田泥坑。

然而部队已经压上去了,这个时候再终止攻势让士兵们回头,不免会挫伤锐气。而且霍格心里终究还是抱着一点侥幸——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说不定海汉人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组织军队,选择避而不战,联军很有可能就这么直接攻进村子了。

但作为先锋上阵的这些联军士兵们可没有霍格这么乐观,当他们好不容易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近村庄,就发现所有能够进入村子的路口全都被树干、乱石和土包给封住了,而那些朝向村外的房舍墙面上,却有不少碗口大小的窟窿,高度几乎都是一致的,让人看了心生不解——说用来采光,位置偏矮了一些,说用来通风,旁边就明明开了有窗户。

正当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从这些窟窿中和路口的障碍物后面突然架出了不少枪口,带头的英国军官反应倒是很快,立刻下令盾牌手掩护,火枪兵进入战斗位置。而在他下令的同时,对面的枪口便齐刷刷地喷出了火光。

“海汉人抢先动手了?”在后方观战的霍格对于这个突发状态有些诧异,他以为不设防的村庄原来还是埋伏了海汉军在里面。不过他倒也并没有因此而慌乱,双方相距还有一段距离,根据他的经验,在这种距离上火枪的命中率基本是靠人品,这么零散的火力输出,而且自己这边还有盾牌保护,当然可以大大地降低被弹丸击中的几率。海汉人虽然先开火,但也未必能占到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