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那边到处求神拜佛,最后总算从执委会那里弄到了两台蒸汽动力压榨机的配额,装配到了这处加工厂。
有了蒸汽机的加持,加工厂的生产能力自然也就增加了不少,目前这里的最高日加工能力约在两万斤甘蔗,而且榨汁率远胜过去的人力、畜力和水力手段。当然了,因为使用了蒸汽机的缘故,加工厂也特地修建了显眼的烟囱,从崖城城墙远远就能看到那边是否处于开工状态。
还没进厂房,刘尚就已经听到蒸汽机那并不陌生的运转声了,走进了一看,几个赤膊大汉站在一个架子上,正将甘蔗一根根地送入一个大腿粗细的铁皮圆筒中,圆筒另一端连接的便是那黑乎乎榨汁机了,甘蔗进去之后,汁水从榨汁机下方的出口流入一个大木桶中,每接满一筒便会有人将其换走放上新的空桶。而甘蔗渣则是从榨汁机的另一面被吐出来,掉进一个铁皮渣箱中存放。这些甘蔗渣也并非毫无用处,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可以用来造纸,也可以用于堆肥。
甘蔗汁后续的处理并不涉及蒸汽机,刘尚也没什么兴趣去弄清海汉人的酒到底是怎么个酿法,他只是对这蒸汽机充满了好奇,绕来绕去地查看其机械构造,试图要弄懂那燃煤烧水的锅炉是怎么创造出如此大的能量,又是如何将其传递到榨汁机上发挥功用的。刘尚认为若是自己能够完全搞明白这蒸汽机的原理,今后回到大明将其仿制出来,那岂不也是大功一件?
刘尚虽然头脑聪颖胜过常人,但这种新鲜事物如果没人给他细细解说其中奥妙,想凭肉眼观察就复制这样的高精尖技术,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他来到海汉后,已经近距离观察过火车、机帆船和这榨汁机的蒸汽动力装置,除了感叹海汉人心思精巧能造出这种机械之外,其实收获并不算太大。就算他已经从他人口中知道了蒸汽机的运行原理,但要把原理变成现实可用的机械,这中间的差距还是十分巨大。
海汉在工业制造方面的能力,不是大明可以比拟的。如果将这种机械运回大明进行拆解,集全国能工巧匠研究,花费一两年的时间,也必定能够复制出原型机的七八分,但制造成本可就不好算了,更别说像海汉一样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将其运用到社会生产的基层。
单凭刘尚一己之力,的确难以成事,他转来转去地看了半晌,只恨不得将这榨汁机外面的铁皮壳子全都拆开来,好好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样的构造。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刘尚心中暗暗盘算,等日后回到三亚,如有机会,要去市立图书馆查查是否有蒸汽机相关的图纸可以阅览。这等利器如果只被海汉所掌握,那只需数年,大明恐怕真是连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刘尚正走神之际,便听旁边有人问道:“怎么不跟着队伍一起走啊?看样子你对这蒸汽机特别感兴趣啊?”
刘尚背后的汗毛一下就竖起来,因为他能听出这声音正是队伍中最为忌惮的对象,那位在安全部任职的张千智。刘尚昨天在船上便已经被张千智有意识地试探过一次,心中对此人的忌惮大增,之后便一直小心翼翼不与其单独接触,孰料在这加工厂中落了单,又被对方给注意到了。刘尚不禁大感后悔,自己何必要急在这一时去研究这蒸汽机,若是因此而被对方看出破绽,那真是大大地不划算了。
不过刘尚职业素质还算不错,虽然心头已经炸毛,但反应倒还算平静,转头对张千智一揖道:“小人只觉这榨汁机设计精妙,颇有巧思,一下便沉迷进去,倒是让张主任见笑了。”
张千智笑眯眯地说道:“刘先生既然这么喜欢研究蒸汽机,那等回三亚之后,安排你去学这个专业好了。”
刘尚愕然道:“这……这门技艺,还可以公开传授?”
“当然可以!”张千智道:“蒸汽机原理、设计、制造、维护维修,全部课程学下来,三四年差不多就够了。就是不知道刘先生有没有这个耐心,去学习这么长的时间。”
刘尚差点就矢口应承下来,如果三四年真的能如张千智所说那样学会全套相关知识,那他倒也觉得值得。不过他也明白自己来海汉潜伏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学习这些奇技淫巧的偏门玩意儿,就算有这种任务也肯定不是交由他来完成。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在以此为饵,引诱自己上钩,当下也只能将念头压回心底,连连摆手道:“小人已过而立之年,哪里还能学得进东西,张主任说笑了。”
张千智其实倒也不完全是说笑,海汉的确是开设有相关课程,不过招生极为严苛,不但对在籍时间、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条件有诸多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已经接受过海汉的相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