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7崛起南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74章 投资与开发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都能遇到贵人有意无意推他一把。当初在三亚说书时就遇到了姜翰和常德高,才能侥幸混进了海汉官方机构,然后又阴差阳错得到于小宝的赏识,带着他一圈海南岛走下来,就相当于是给履历镀了金,之后便从宣传部底层鱼跃龙门进了青年团。被派到山东后虽然在马家庄遇到了一些危险,但最终曾晓文、陈一鑫还是将他从嫌疑名单里拿掉,给他发了官方认证的好人卡,彻底洗白了身份。而从山东调来辽东后,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如今调到后方,刘尚都是混得如鱼得水,颇为自如。

现在沙喜对他在工作中的表现也颇为满意,甚至不止一次提过打算把他从军方手里要过来,留在旅顺这边专司地方开发的相关事务。而今天让他参与接待南方来的承运商,便是要由他出面与对方接洽投资本地的事务。

这些事当然沙喜也可以亲自与南方商人谈,但一旦由他出面,事情就少了很多回旋的余地。而交给刘尚去处理,很多事就能处理得更有弹性一些。这种门道沙喜不用说穿,刘尚也能心知肚明,与他保持上下级的默契,这便是沙喜看中刘尚所具备的能力之一。

果然酒过三巡之后,便又有心急的商人提起了先前的问题,想知道辽东这边有什么具体的招商方案和相关规则。而这次就不用沙喜亲自开口答复了,刘尚便主动将这问题揽了下来:“关于辽东地区的招商方案,首长们已经有了全面的构想,各位若是想了解,刘某便简单说说。”

众人一听有戏,各自放下手中的筷子酒杯,专心听刘尚解说这件他们目前最感兴趣之事。

事实上招商方案的制定基本就是沙喜一个人的主意,军方将领目前都在北边指挥与后金军的对峙,以及改建金州地峡防线的工程,对于后方的开发建设实在分不出多少心思。加之执委会的意思本来就是要让沙喜来辽东处理开发方面的事务,军方为了避嫌也不好直接插手,干脆就全权交给了沙喜来处理。沙喜知道刘尚这张嘴也颇为了得,完全能够胜任说明工作,事前便已经与他作过沟通,将这件任务交给了他。

“各位既然都是我海汉国招募来的承运商,那么海上运力对想要在辽东这边投资经营的各位来说就是一个先天优势了,而我们要招商的项目,也会尽可能地考虑到这一点,充分利用好各位手头的运力。”

刘尚心中早就已经打好腹稿,对众人侃侃而谈道:“辽东地区有很多出产是南方所没有的,只要能以较低的成本运到南方,剩下的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而我国准备在辽东这边经营的买卖,大体便是以此为指导思想。这又主要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农业相关,包括各类种植园和农场,二是配套服务类,例如向本地民众提供衣食住行的店铺。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门类。”

有人向刘尚问道:“听闻此地的民众早已被金贼清空,若是要做这些买卖,这雇工从何而来,货物又能卖与何人?”

如果本地没有足够的基础人口,自然也就谈不上消费流通的体系,而光是军队显然无法盘活这里的经济状况,所以这问题也算提得有些道理。

刘尚眼神与沙喜一触,见对方作出了肯定的表情,便向那人解释道:“金贼的确是将本地民众全都掳走了,不过我国攻占此地之后,便开始将迁居海外的东江镇军民成批迁了回来,陆续将有过万民众在旅顺附近安置下来,你所担心的这些不会成为困扰大家的问题。”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不免稍稍有些吃惊,海汉能让东江镇的明军参与辽东作战就已经算是非常规操作了,而打完仗之后居然还打算将海外的东江镇军民都迁回辽东,难道真不怕东江镇的人瞅准空子来个窝里反吗?

仿佛是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刘尚继续说明道:“东江镇的作战部队目前都部署在北方战线上值守,旅顺附近驻扎的是他们的家属,目前正在我们的组织之下修建新的村庄,并开始屯田垦荒。我相信对他们来说,能重新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园,应该要比急着分清他们所耕种的土地归属哪一国更加重要。”

何礼听了也觉得刘尚说这话有些道理,听说东江镇军民在海外荒岛上苟延残喘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对这些人而言,生存机会甚至可能要比国籍重要得多。话说回来,为国收复失地,至少在理论上是已经得到实现了。想到这一层,何礼突然意识到海汉让东江镇军民迁回辽东,一部分目的或许便是要让外界认可辽东已经回到大明控制下的这样一种局面。

至于这批回到辽东的东江镇军民是否还会忠于大明,听从朝廷的指令,答案似乎已经显而易见了。海汉人如此精明,又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