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7崛起南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13章 三方会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要保持形式上的统治地位。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的第二项要求就是要海汉保证不再在未通报的前提下,在大明领土内肆意采取军事行动。这个要求也适用于已经被敌国占领的辽东地区在内,换句话说,就是大明要求向海汉军在各处的驻地派驻监军一类的官员,以确保海汉的军事行动不会损害大明的利益。

至于海汉提出的建交通商,则需要在海汉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才能有机会实现。换言之,大明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扳回目前在两国关系中所处的劣势。

沙喜很清楚谈判这种沟通方式的实质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对方开出的条件虽然粗听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海汉方面的应允,但沙喜也明白条件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是谈判,那就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双方最终能不能谈得拢,还是要看共同利益的部分究竟有多大了。而海汉所擅长的除了运用军事手段攻城掠地之外,便是向大明官员提供生财之道了。

当然梅生川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个例,他虽然收了海汉的好处,甚至还帮海汉做了一些打点朝廷关节的工作,但并未打算选择叛国这条路,而是希望能与海汉保持和平相处的同时,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海汉要给出的生财之道和共同利益如果仅仅还局限于梅生川个人,恐怕还难以让他选择屈服。

沙喜决定以理服人,一条一条地反驳对方所提出的要求:“梅大人,既然你已经代表大明朝廷提出了要求,那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这些存在争议的领土,即便是我国双手奉还,大明想回收这些土地也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大明的内乱,你明白为什么吗?”

梅生川联系之前几天所了解到的情况,倒也已经猜到了几分:“是因为大明与你们有利益瓜葛的人太多,这些土地如果要回收到大明手中,就必然会触及到这些人的利益。大明要回收领土,这些人就是天然的反对者了。”

沙喜点点头道:“一旦这些土地回归到大明手中,他们投资的产业就算不被罚没,也会被课以重税,作为私下与海汉合作的惩罚。在海汉占领区内拥有的产业越多,到最后就越容易受到你们朝廷的重罚。梅大人不要忘了,在我国投入资金最多的,恰恰就是贵国的各级官员。这些人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产被充入国库里。”

梅生川叹口气道:“即便如此,朝廷的旨意还是得执行下去的。”

“怕就怕你们根本执行不下去啊!”沙喜冷笑道:“远的不说,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算有旨意也没什么用。就说近处,山东辽东这些地方,大明要怎么拿回去?能派部队来辽东驻扎吗?派监军来也行,但战地风险大,人身安全我们可没法保障。”

沙喜在得到白克思的提醒之后,对于大明的软肋已经看得很准,并不担心大明能够采取什么强硬的军事手段。如果大明兵部的官员们没有昏头,就会意识到谈判才是他们唯一能够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任何军事手段的尝试,都有可能造成两国间的战争爆发,那很可能就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结果。

梅生川当然已经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风险,所以他的强硬也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还不敢把话说得太狠以免收不了场。但这种不经意间所表现出的软弱,自然逃不过沙喜的观察,当下便拿话怼了回去。

梅生川又何尝不知道这些事要执行起来的难度不亚于进行一场国战,如果有得选,那他可能也会选择息事宁人,继续和海汉保持当下的和平状态就行了。至于已经被海汉占去的那些岛屿,就算拿回来了又能怎样呢?大明要是能像海汉一样懂得经营这些岛屿,又怎会轻易丢了这些地方的控制权。

至于向海汉军驻地委派监军这一条,梅生川也只能暗骂兵部尚书张凤翼想的这个法子太蠢。只要想想就能知道,大明派监军进驻海汉军的营地,这些监军要嘛最终会和海汉人沆瀣一气,变成一丘之貉,要嘛就会因为不识时务而死于非命或者神秘失踪。这还不如学习南方明军的做法,挑一些军官打着军事合作的名义,以观察员的身份进入海汉军中随其一同行动。

梅生川条件开是开出来了,但沙喜很快就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条件都给怼了回去。双方对于彼此开出来的条件都不满意,这下谈判不免就再次陷入到僵局中。

不过这个时候一封电报倒是带来了一丝转机,王汤姆所率领的北方舰队已经在朝鲜国取得了进展,与朝鲜国王李倧进行了面对面的会晤,并且说服了对方再派使臣来辽东,参与大明、海汉、朝鲜的三方会谈。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