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驻扎在距离盐场工地一里之外的官道旁,充当保镖角色。
昌国卫之所以对此表现得特别积极,是因为指挥使严国伟希望能够得到部分地区的食盐行销权。他想利用自己在军中的便利条件,能够从此挤入到盐商的行业中。虽然海汉方面暂时没有答应他的这个申请,但严国伟也是老狐狸一只,故意派了部队过来守着这处工地,意思便是向外人表明,海汉这个盐场项目是昌国卫守着的,其他的闲杂人等就不用再过来凑热闹了。
杨运何尝看不出严国伟打的小算盘,只不过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跟严国伟慢慢交涉。反正昌国卫的人马又不消耗海汉的粮食,也没有扰乱工地秩序,杨运也就任由严国伟发挥了。
而对盐场项目感兴趣的又何止是严国伟一个人而已,杭州那两个主管盐业的衙门,各自便要去了一成出产的销售权,届时便会有他们安排的商人出面来与海汉接洽。而宁波知府曲余同在听说此事之后,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家门口的发财机会,当即就派人给石迪文送了信,希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何况曲余同还是本地支付,于是石迪文大笔一挥,又划了一成的产出给曲余同包销。当然了,等盐场投产之后的真正产能,这些大明官员可未必能打探到,到时候分给他们包销的比例到底是多少,那也只有海汉这边才知道了。
时间进入八月,随着盐场项目的顺利进行,海汉在象山县招募到的劳动力也突破了五百人,全部投放到了盐场工地上,希望能够尽快让盐场投产。大量用于修建晒盐池的水泥陆续从福建方向运抵此地,虽然运费成本高昂,但总算是及时送达,没有耽误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