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初垫付的费用,余下的钱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庄园,今年又圈了三百亩地来开荒种粮,即便自行经营也能养活一家人和农场的几十名长工了。”
秦华成没有插话,静静地听着他的讲述。不过两年下来就靠着屯田种粮的收益赚回了最初的投入还另有盈余,这倒是可以说明巴达维亚的粮食贸易的确利润颇丰。但他旋即又想到,也只有屯田耕作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种粮的成本才会相应摊薄不少,要是像普通人家种个十亩八亩地,那大概就仅仅只够一家人糊口而已了。
果然段轩接着便说到这个问题:“但若非成掌柜出资,想要凭一己之力在这地方开荒屯田当地主,那也不太现实。而如今后来者想在这里圈地开设农场,成本也要比两年前高出不少,所以本地的粮食市场,基本便是被成掌柜控制了。其实粮价高低,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秦华成细细品味段轩的话,发现他的说法倒是与米行的王掌柜一致,都确认了大成米行在本地粮食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既然粮食价格一向由成大朋掌控,这些农场主为何还敢冒头要求提价,且不说他们起家都靠着成大朋的提携,应该怀有感恩敬畏之心,难道就不怕成大朋对此感到不满,反而采用别的手段打压他们的粮价。
段轩继续说道:“涨价这种事,原本是轮不到我们来提的,每年的粮食收购价,基本都是成掌柜说了算,当然他也不会亏待我们,给出的价格也能让大家都有赚头。大成米行名下就有几千亩粮田,这种粮成本要多少,成掌柜可能比我们还算得更清楚。谁要是找借口想让大成米行提高收购价,那多半会在成掌柜那里碰一鼻子灰回来。”
秦华成终于忍不住问道:“既然如此,那段老板和褚老板为何还要坚持提出涨价?”
段轩笑道:“你说为什么?那当然是成掌柜的意思了,我们只是遵令而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