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消息带到本地,所以民众对于海汉官府所公布的消息倒也不会太惊讶,只是没想到发生在济南府的战事会这么快就影响到自己头上。
至于本地县衙,如今早就没有多少存在感可言,本地政令都是由海汉制定实施,甚至连法律条文也在逐步由大明律改换为海汉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众其实也不会太在意县衙对当前局势会持有怎样的态度。
知县张普成平时也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了,因为如今的福山县已经没有多少公务需要他出面处理,就连本县百姓打官司,现在大多是去设在马家庄的海汉法庭递状纸,没几个人会来这无人光顾的县衙照顾生意了。
不过张普成倒也没觉得特别失落,虽说海汉已经在事实上占领了福山县的绝大部分地区,继续在这里做地方官就意味着仕途到头升官无望,但发财致富倒是还可以搏一搏。他如今不但领着朝廷的俸禄,同时也在收取海汉按月发放的“办公经费”,后者所给予的好处甚至要比俸禄还多出不少。
除此之外,张普成通过海汉人的安排,拿钱买了一批驮马,交给了马家的车马行代为经营,此外马家名下的船行,他也是股东之一。类似这样暗中参与的买卖所能带给他的灰色收入,还要远超明面上领到的两份饷钱。哪怕他今后辞官退休,这些投资也依然可以继续带给他长期收益。
当然这些好处也不是白拿的,张普成收了这些钱,就得遵从海汉的意愿,尽量配合海汉的种种部署,降低大明官府在本地的影响力。简单来说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只要挂着县太爷的名享清福就行了。
福山县会一路演变到当下的局面,收了海汉好处的当然不止他一人,把总黄曲,捕头韩勤,也都跟他一样沦为了海汉的工具人。
三人现在都是过着同样的清闲日子,每天到县衙报到之后,就坐在一起喝茶闲聊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