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伊士港苦候月余的高桥南,终于等到了钱天敦一行人的安全回归,也总算是放下了心。
钱天敦率队深入内陆考察期间,驻留在苏伊士港的海汉舰队几乎帮不上任何忙,只能一直干等着。好在考察团这一路行程基本顺利,并未出现高桥南所担心的安全问题,出发时携带的武器弹药几乎原封不动地又全部带回来。
在苏伊士港等候期间,高桥南也没闲着,他从舰队中抽调了一部分人马,对西奈半岛东侧的亚喀巴湾进行了探索,并对现有的海图进行了修正。
此外还有一些奥斯曼商人,希望能够跟随海汉舰队前往汉班港,乃至去到更东边的其他海汉港口访问。
根据高桥南的了解,这些商人都是受海汉考察团在苏伊士港的商贸活动吸引而来,对考察团所展示的各种商品很有兴趣,打算亲自前往海汉获得第一手的货源。
这对于想要将贸易路线拓展到中东及地中海地区的钱天敦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看样子这苏伊士港的奥斯曼商人,在商业嗅觉方面似乎要远远胜过了巴士拉和亚丁等地的同行。
但高桥南带给钱天敦的也不尽然都是好消息,从波斯湾伏波港发来的电报,表明该地区近期出现了一些海盗团伙,并且是以霍尔木兹海峡为主要活动区域,已经影响到了伏波港的安全。
“我们在波斯湾的时候,可没怎么听说那里有海盗活动,我们前脚刚一走,这海盗后脚就跟着出来了,时机还真是掌握得好啊!”
钱天敦听完高桥南的汇报之后,便立刻给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可不相信世间真有如此巧合,即便这些海盗不是冲着伏波港来的,他也绝不会允许伏波港附近地区出现这样的不安定因素。
既然出现了突发情况,那回程的线路也得做出更改了,少不得要再往霍尔木兹海峡跑一趟。
不过在离开苏伊士港之前,钱天敦再次去拜访了本地执政官伊尔汗,对他给考察行动提供的协助表示感谢。
伊尔汗前前后后从海汉这边收了几笔好处,对钱天敦的态度也是愈发友善,称海汉后续如需在苏伊士开设商栈,也可以来找他帮忙,届时便可省去办理各种手续的麻烦。
这种事当然不是白帮忙的,钱天敦心知对方的目的所在,但只要对方能收钱办事,他也并不介意花钱寻个方便。
李元德和董尚义则是领命在苏伊士港进行了一番大采购,这其一是为回程准备补给,其二是给镇海港带去一些物资。
虽然镇海港去亚丁港的航程更近一些,但考虑到镇海港那边本就没几条船,运力比较有限,还是舰队从苏伊士港采购了顺道带过去比较方便。
除了粮食和生活用品之外,他们还在苏伊士港购入了大量的家禽牲畜,准备运去镇海港饲养。光是牛羊就足足装了两船,李元德笑称镇海港今后说不定有望成为亚丁湾第一牧场。
一切准备停当后,舰队便启程踏上了归途。
几天后舰队驶出曼德海峡,顺利抵达了亚丁湾西侧的镇海港。
相较于舰队之前离开这里时的景象,海岸边已经多了好几条木制栈桥,初步具备了港口的职能。
不过由于驻留镇海港的人手实在有限,基建工程的进展较慢,而且现在还得再分出一部分人手,去伺候刚刚送来这里的上百头牲口和几十笼家禽。
对于劳动力的补充,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想在短时间内组织大量移民迁居到这里,显然是不太现实的目标,也唯有从附近城市购买奴隶一途,才能快速补充劳动力。
钱天敦虽然并不喜欢使用奴隶充当劳动力,但迫于这里的特殊环境,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眼下的紧迫需求。所以在离开苏伊士港时,他也让人去到当地的奴隶市场,打包购买了三百多青壮,运到镇海港来安置。
这些被海汉买下的奴隶,无疑是这个群体中的幸运儿。他们所将得到的生活条件,绝对会大大优于那些被转卖到其他地方的同伴,至少吃住都会有比较好的保障,也不会被主人当做牲口一般对待。
最重要的是,他们只要表现良好,未来就会有重获自由身,乃至成为海汉归化民的机会。通过劳动摆脱奴籍,将会成为他们今后几年内奋斗的目标。
然而就在舰队抵达镇海港的第二天,再次接到了来自伏波港的电报。当地守军在电报中表示,基地遭遇了海盗的袭扰,双方发生了交战,守军已将来犯之敌暂时击退,己方没有发生伤亡。
虽说没遭受什么损失,但这绝对是一个危险信号。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