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境有相当大的益处。
真正让姜望动容的,是他在进入稷下学宫之后,立刻就生出一种感受一一他好像距离世界的真相…
更近了!
如果说在稷下学宫之外,他与天地本质隔着一片海,那么现在就只是隔着一条河。虽然还是很遥远,
但已经隐隐可以看到对岸的风景。
以他现在的修为,断无出现幻觉的可能。
也就是说一在稷下学宫里修行,有助于体悟洞真!
这是何等惊人?
姜望的心神,一时飘忽,已经飞进那玄妙难言的感知里。
鲁相卿极羡慕地看过来一眼,对廉雀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抛开学术道统不谈,稷下学宫本身亦是绝佳的修行宝地。
元气浓郁自不必说。
更有大齐国运蒸腾此间,使那些在官道上未有足够建树的修行者,亦能享受官道之便,修行起来事半功倍。
最最重要的.…是这地方贴近现世本源,叫人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世界本质!
天地本身可以视作一堵墙,大道好比墙外的风景。稷下学宫这样的宝地,好比墙上的窗。
窗子终究大小有限,容不得许多人一起往外窥看。甚至于这扇窗的开合,本身即会损害窗子的寿命。
使用之后,便需要时间来恢复。
所以稷下学宫里的名额向来有限,珍贵非常。尤其对于店踮脚就有资格看见天地本质的神临修士来说,更是如此。
如他们这般常年在稷下学宫里授课的教习,其实对天地的感知都是被屏蔽了的。只有在学宫贡献达到一定份额后,专门兑换的自由时间里,可以自由感知此方天地。
一年辛苦到头,不过能换得一两个时辰。
但便只是如此,也足以叫人趋之若鹜。不知多少人想进稷下学宫,都挤不进来。
他也是当初在术院挣得了足够的贡献,才有资格来稷下学宫授课。
整个东域的修行者,谁不想在稷下学宫里修业?
这里强者如云,百家争鸣,又有绝佳的修行环境。
稷下学宫的教习分为两种。一种是鲁相卿这样的常务教习,权责相济,一方面教导学生,一方面也是为自己的修行。还有一种便是那些大小宗门修行者,须定期来学宫里授课,亦称教习,但本质上是徭役的一种。有责无权,更多是为丰富稷下学宫里的修行知识。
而像姜望、重玄遵这种,被天子特许进入学宫的,他们在学宫里的修行完全不会受限,几乎就是在那个观察天地本质的“窗子”上,划去了两块固定的赏景份额。
鲁相卿的美慕,既是因为姜望可以不受限地借助稷下学宫感知天地本质,也是因为姜望对天地变化有如此敏锐的感知,一进稷下学宫就能感受关键。
他成就神临已经二十八年,太知道从神临到洞真,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太知道这种敏锐意味着什么。
一直等到姜望自己从那种玄妙的感知世界里退出来,鲁相卿才开口道:“武安侯选好课业了么?还是自己修行,只偶尔找人解惑?“
他缓步而行,很有些自矜:“老夫于儒家之学,还算有些心得。对道术的研究嘛,亦不曾荒废过。"
“既在学宫,晚辈为学子,先生直呼名字即可。”姜望先这么说了一句,然后才道:“兵法墨,释道儒,这几家显学,我想都先听听看。道术课也是要上的,非常期待先生的教导。“
兵、法、儒、道、墨、名、农、商……几乎现世所有显达的修行流派,在稷下学宫都有相应的课授。
就连在齐国本土几乎绝迹的释家,在这里也依然有自己的位置。
这地方只问修行,不问其它。
太多的探索者,在此碰撞思想。
百家争鸣的繁盛,为齐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稷下学宫本身,亦是大齐术院的强力依托。
说它是大齐帝国的根本重地毫不为过,无怪乎前相晏平在位时,在各个公开场合一再强调,说稷下学宫有“社稷之重”。
“哈哈哈,好说,好说。“鲁相卿捻须而笑,想了想,又对廉雀道:“你到时也记得来。“
廉雀灿烂一笑。
鲁相脚赶紧又把目光移回姜望脸上:“我就不再送了。这条路走到头,就是明心舍,自然会有人给你们安排住处。记得上课时间,误了可没人等你们。“
“有劳先生了。"姜望停下来行礼:“先生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