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
武后坐在殿内,腰依旧笔直。
“弹劾我的人很多?”
邵鹏点头,“是。”
“可有为我说话的?”
武后的神色看不出喜怒来,邵鹏脊背有些发热,“目前没有。”
武后笑了笑。
“这便是成王败寇。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官员,自然不会和年轻人般的冲动,为了一个看似失败的人去冒险。”
邵鹏心中暗叹,“皇后,外朝如今舆论滔滔,大多……”
武后笑了笑,“大多是建言废后吧。”
邵鹏低下头。
武后淡淡的道:“既然得罪了人,那自然要往死里去得罪,把此人往死里去压制。”
邵鹏说道:“太子在前朝……”
“五郎。”
武后说道:“皇帝赶走了上官仪等人,连最为忠心耿耿的许敬宗也被赶到了御史台去。当初我以为他是想与我两败俱伤……”
上官仪和许敬宗对武后也颇为敬畏,若是两边决战,这二位的立场说不得会摇摆。
“此刻我才知晓,他是想换掉那些资历老的,换上新人。这些新人便是太子的磨刀石,用他们来磨砺太子的威权……”
……
这是太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监国。
以往帝后出巡,会丢些官员协助他处置一些小事儿。至于大事,依旧会送到皇帝那里。
而此刻太子前方坐着的是宰相们。
八位宰相。
“殿下。”
窦德玄起身。
“今年雪少,关中多地有干旱迹象。江、淮等地亦是如此……”
这是一个考验。
这等政事每年没有十起也有八起,太子会如何处置?
处置的手法,处置的态度都将会成为他执政途中的印记。
李弘说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此等事地方老农更为敏锐。工部与户部可派人前往各处查问,工部随即清点各地水利,及时疏浚。另,户部准备钱粮,钱粮要及时输送到各地……以备灾荒。”
——那一句是贾平安的诗!
先去查探核实,这是新学的方法。
与此同时各项准备工作蓄势待发,一旦证实确有其事,工部和户部联手。工部组织指导各地疏浚水利,为旱灾做准备。而户部准备钱粮,并输送到灾荒可能的发生地。
无懈可击!
“是。”
以往李弘观政只是看着君臣议事,偶尔说几句话,就和一个小透明似的。
但今日他坐在那里主持朝政。
李安期起身,“殿下,今日奏疏繁多,大多皆是……”,他抬眸看了太子一眼,“多是建言废后……”
帝后之争结束了,这场延绵两年多的暗战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
而成果就是太子坐在了那里。
所以太子就是最后的受益人。
政治从来都不讲情义,但凡能踩死对手就不会客气。
皇帝在宫中一言不发,外界却波澜涌动。
太子按理应当把此事丢给皇帝去处置,他没这个资格处置自己的母亲。
所以李安期这番话只是一个引子,引入宰相们对皇后的态度。
是支持废后,还是觉着维持现状更好?
戴至德目光复杂的看着太子,知晓他遇到了麻烦。
前面一个问题是政事,太子处置的完美无瑕。后一个问题里包含人伦、宫斗、政争……太子最好的法子是含糊以对。
李弘看了一眼李安期,说道:“外界纷纷扰扰,可这是家事!”
李安期的老脸一下就红了。
戴至德忍住大笑,起身道:“殿下此言甚是。”
——这是孤的家事,一群外人哔哔个没完,关你们屁事?
这个表态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太子仁慈,但执政的态度却不软弱。
一个内侍进来,“殿下,赵国公持刀到了宫门外,呵斥一众官员,他求见皇后。”
戴至德只觉得浑身都凉了一下。
宫外的官员们都在排排坐,等着吃果果。
大伙儿都觉得皇后要凉了,于是人人喊打。
但贾平安却来了。
一人一刀。
在帝后暗战时,贾平安默不作声,一边都不帮。为此外界不少人说他忘恩负义,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