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看着我冲我点点头,我看着手里的瓶子,瓶撇口折沿,细长颈渐丰,扁圆形垂腹,大圈足,颈部装饰弦纹两道,长颈被分成三段,描述青竹一只的观感,瓶身饰粗细相同弦纹四道,圈足大于口沿,器形端庄,通体以粉青釉为饰,釉层厚腴,呈粉青色,釉汁莹润,具有凝厚深沉的玉质美,而自上而下的七道棱线让素雅的釉色增添起伏,突出造型的层次感,釉面所泛酥油宝光,是宋代龙泉窑的精品。 宋人的审美一色澄净,给人遐想的空间,后世妆彩缛纹之举则无关乎宋瓷质朴自然的格调,这种器型是仿汉代铜壶,宋人出于仿古而制作的器形,相似器形见于宋代官窑。
“老板,您什么价格出?”
男人看着我:“十五万。”
我摇摇头:“十五给不了,太高了,我们收到手,也卖不出去。”
“那你们能出多少?”
这个瓶子,市场价最多能卖十二,这是天价了:“最多给你八万。”
男人摇摇头:“八万,出不了。”
“那您再去别的铺子看看吧。”
男人瞪了我一眼,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拿着瓶子就走了,花姐看着我:“老公他瞪你。”
“瞪就瞪吧,有什么的,瓶子市场价也就十二万,八万已经给不少了。”
花姐点点头:“现在市场火热,所有人都想发横财,有多少人知道这里面水多深啊。”
我点头表示认可,古玩价格一直都是谜,挣不挣钱除了眼力,还要有社会关系,你想在某个店里买,再去别的店里去卖,想挣个缝子钱,概率为零,都是老油条,知道市场价,卖家不会便宜卖你,收货的也不会给高价,所以那些倒爷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客户。
我点点头,躺在躺椅上,花姐坐在椅子上:“老公,最近怎么神神秘秘的?”
我抬起头看向花姐:“没啊,一直都这样啊。”
花姐笑了笑,叹了口气说:“好吧,等你想说了,再说吧。”
我继续躺在椅子上睡觉,可能最近睡眠不好,或者什么原因,躺下就睡着了,而且睡的很香,我是被铺子吵闹声吵醒的,我坐起来一看,好家伙铺子人满为患,我有点懵,做梦了,怎么这么多人。
花姐看出我的疑惑:“旅游团,你也帮接待下。”
我看着铺子的人山人海,还有一个人举着小旗,冲着人群喊:“琉璃厂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我赶紧出了柜台,我都不知道接待谁了,李丹在接待一个客人,我走到柜台前:“大家看点什么?”
人家都没搭理我,在柜子前看瓷器,这个导游非常不错,冲着客人喊:“大家可以看,想买的话找店员,不要上手碰啊,都是价值不菲的古董。”
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拉了我一下,指着一个罐子:“小伙子,这个罐子多少钱?”
顺着老人的手看过去,老人指着一个窑变釉太白罐:“老板,这个罐子是乾隆的,要八万块钱。”
“八万?在我们那里,这样的罐子每家都有,就是个盐罐子,卖这么贵,大城市有钱人是真的多。”
老头都给我逗笑了:“大哥,这个罐子和您家装盐的罐子不是一个东西,我这个是乾隆的,您那个是装盐的。”
“谁说的,一模一样。”
我看拧不过老头:“那您哪天拿来让我看看,要是一模一样,我八万收。”
老头表现的非常不服:“好,过几天我就来。”
我刚要和老头继续聊,就被一个大姨拉着了:“小伙子,那个盘子多少钱?”
我看大姨指着盘子:“大姨,你说的这个盘子,是康熙的,要十五万。”
“十五万,太贵了,买不起。”
东一嘴西一句的,给我都弄迷糊了,我皱着眉,看着李丹,李丹也一样,这个旅游团在铺子待了二十多分钟,一个都没卖出去,导游带着人都出了铺子,我擦了擦头上的汗。
“我的天啊,我以为怎么了,这么多人。”
李丹撅着嘴:“人是多,一件都没卖出去。”
花姐笑着说:“以前就有旅游团,我没接过,昨天来了一个导游,说卖出去的话,要给导游提成的。”
“还有缝子钱呗?可别让来了,忙不过来,这么多人,有个闪失,碎了一个,都麻烦。”
花姐笑着说:“现在所有铺子都在接旅游团,我心思试试吧,那咱们只和这个导游合作,别的导游就不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