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秦时颂乔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9章 暗夜流沙悄然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父皇那里接到旨意,乔松转头就将朝中各部的首脑叫到了东宫,商议针对草原的移民计划。最终决定由蒙恬所率领的北部军团开进草原,修建邬堡,并就地招募当地牧民,由帝国发放粮食钱财,以方便他们购买物资。

同时,户部组织大秦商会的豪商进入草原,组建固定的交易市场,以保证草原上的物资充足。

在这个过程中,户部也需要组织人手,对草原上的牧民身份登记造册。只有获得大秦的合法身份,才能进入交易市场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简单来说,这些措施,还是为了实现之前釜底抽薪的计划。除了一些天生的坏种和心理变态之外,只要能好好的活下去,谁也不愿意提起刀子和人拼个你死我活。

朝廷的动作很快就执行了下去。

户部尚书萧何亲自跑了一趟太学,从太学学院和百家学宫之中带了一批人出来,打算把他们丢到草原上去做实习,顺便解决此次草原驯服计划中人员缺口的问题。

士子们对于能有这样的机会都很欢迎,因为这可以给自己的履历上添上漂亮的一笔,未来毕业之后无论是参加科举入仕,还是在商会中找活都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如果在这样的实习中表现优异,不是没有可能被主官看上直接带在身边。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也是开拓自己的眼界和人脉的好机会,所以但凡有志之士都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

凑够了人之后,萧何从户部抽调了十二位官员,又从乔松那里要来了调令,调集了两千玄甲铁骑和三千步兵,一路护送着这些人前往塞外。

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萧何又马不停蹄的从尚书省拿到了公文,调取全国各地的户籍名录,召集户部官员,以及受邀前来的地方官和豪商商议如何在不影响当地民生和商贸的情况下,抽调合适数量的百姓移居草原,以及各种福利政策。

总之,萧何这个乔松麾下的头号心腹,可谓是忙的脚不沾地,甚至是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掰成八瓣去使用。

大秦如此大动干戈,顿时让所有人意识到,大秦恐怕不会轻易放过已经吃到嘴里的这块儿肥肉了。

……

齐国……

按照最初的封赏,田建被封为明德公,封地临洮。但这么些年下来,田建在昔日齐人的帮助下,凭借最初从帝国借的三万精锐,一次次征伐海外,已经将自己的地盘一次次扩大,如今已经远远不止临洮那么巴掌大的一块儿地方了。

事实上,如今的齐国已经打入了羌地,也就是象雄人的地盘。

该说不说,对付外族,战国七雄还真没一个怂的。哪怕是田建这软骨头,也没把蛮夷当回事儿,而是当成了一盘菜,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要不是乔松得知齐国的扩张速度,想到了高原反应这个事儿紧急叫停了五军都督府针对田建的借兵政策,天知道田建会打到哪里去。

借助高海拔的优势,齐国得以俯瞰西域,以此成为了西域之畔的一个强者,可以通过西域来获取养分养活自己。田建也因数次拓边,从原本的明德公再次获封齐王,得以在这西部边陲复立宗庙,香火祭祀。

但这一切随着田建的薨逝急转直下,齐王的诸位公子都具有分封的权利,一下子将原本偌大个齐国变成了十几个小封国。

更有些小封国远离西域,失去了西域这块儿宝地,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穷的能尿出血来。

所以,齐国大公子对自己的封国一下削弱成这副逼样子,是非常不满的。更不满的是,原本他老爹田建在的时候,好歹是老齐王,齐人愿意投效,再造家园。

可特么的老爹一死,麾下的文臣武将也纷纷另谋他路。虽说他凭借嫡长的身份,依旧获得了一大批人的支持,可问题是好多人本身就是他那些兄弟的母族供养出来的,如今那些兄弟获得了封地,人家当然不愿意继续帮他了。

所以,齐国大公子田璋在臣下的建议下,开始暗中勾连那些对推恩不满的诸侯,试图给帝国找些事儿来了。

齐国都城位于大河之畔,取名永平。

简陋的宫殿中,田璋正臭着脸听臣下的禀报。

“这么说来,朝廷对于我等的申请,驳回了?”

“回大王,并非如此。只是,没有回应。”

“没有回应!”田璋冷哼了一声,眼神中散发出了一抹阴翳:“蒯彻先生,看来朝廷是既不想拒绝我们,给诸番留下借口,也不想顺从我们,迟滞朝廷对草原的攻略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