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公厕,把盖了“肛印”的手纸无偿送给公厕的看门人。西林市每天有几千人入厕,吉他培训的消息就这样广为人知了。
赵电免费送手纸,持续了一周,取得了很好的广告效应,不到10天工夫,到6月15日培训班开学那一天,报名人有40人,每人交学费100元,赵电收了4000元,除去一切开支,净得3000元。赵电的吉他培训每期是一个月,就是说,他这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一年的工资。如果有第二期呢?第三期呢?
当然是不可能有第二期、第三期的。他办吉他培训是救急之策,是想挣几个生活费,赵电的志向并不在吉他培训上。
赵电有钱了,他把袁芳给的500元送还她,并把向老师借的钱全部还清。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此话不谬也--赵电想。
培训班的学员没有一个是学生,西林的家长不允许孩子学吉他,认为会影响学习,耽误做作业。学员全为社会青年,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学吉他。他们之中大部分对吉他都是陌生的,甚至此前从未听说过。开学第一节课,竟有学员把弹吉他说成是弹棉花!
吉他培训虽让赵电赚了钱,但人却累得像陀螺,赵电白天要上课改作业,晚上要办培训班。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工人文化宫。
然而远不止如此--
一周后,赵电班的数学老师由于劳累过度,上课时突然晕倒了,正在住院。班主任安排数学课由赵电去看管,这样赵电一个人要上两个人的课。
赵电的陀螺转得更快了,他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殊不知,更大的苦事还在后面呢--
第九十八章
下午赵电上课,发现袁芳不在教室里。他立刻担心起来,心里七上八下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了,袁芳不曾无故缺课!
赵电心焦如焚,人在教室心在外,他不知道那一节课是怎么上下来的!
一下课,他拉起自行车往市里跑,人在路上心早已到了106--心跑得比自行车快十倍!他一路狂奔,到了106。
门关着严严的。赵电敲门,没人应。赵电跑到后窗下,推开窗子,发现袁芳躺在床上--她病了!
赵电扒在窗子上,小声的喊:“袁芳,袁芳!”
袁芳被唤醒,她迷迷糊糊、有气无力的说:“谁啊?”
“是我,是我!你起来把门开一下。”
袁芳很吃力的从床上爬起来,踉踉跄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