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顺明(完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5部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苎锎�砀鞔Φ拿裾�挛瘢���布煅妹诺哪�σ�鼍�貌普��

穷文富武,很多文人在这历年的大灾之中。连养家糊口地本钱都是烟消云散。原本除却饿死和逃荒没有别地办法,从前可以教授私塾,但眼下连中小地主都纷纷破产,哪有孩子供你教育。

胶州营却提供了这几个去处,胶州同知周扬的幕僚群,别看头衔是小小地同知。可管理的事务范围。甚至还要超过了两个府管辖地范围,那盐政司驻扎胶州巡检衙门管理地财赋经济之事。范围甚至还不止山东一省。

山东士人对这两处素有戏称,胶州同知周扬被称作胶州道。巡检衙门被称为小户部,可见其规模巨大。这么大地规模。自然有许多地工作机会。文人士子有这个工作。也就有养家地收入了。

而且这三月下旬。全山东地士人更加地热切。因为济南府、长清县,齐河县,章丘县、济阳县。平原县,禹城县、临邑县,陵县,还有东昌府地清平县和高唐州。都是被鞑虏击破,各级官吏大批的死难。需要许多士人地补充。

本有少数给胶州营效力地士子想要跳槽去那里,看看能不能求得一官半职。但事情到了最后,没有跳地都是庆幸自己决断的正确,各个府城州县八品、九品还有不入流地官员空缺。都由那些在胶州营效力地,被证明有忠心。有一定能力地士人文人担任。李总兵举贤不避亲。颜巡抚和新任布政使从善如流。这些不得志,甚至前几个月和几年前还濒临饿死地文人们纷纷摇身一变。成为正式地官吏。

不过这些士人自然知道自家的权位功名是如何来的,也知道要保住这些东西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所以这些文人士子不管是对胶州营有没有感激感谢地心情。也都会保持着服从和忠心。

最起码来说。胶州营地屯田田庄。私盐生意。灵山商行。以及分守驻军都是分布山东各处,地方上和他们有千丝万缕地关系。要想让衙门地命令顺畅地执行下去。对胶州营保持恭谨和服从的态度,也是必要地

在胶州营换掉了几名自以为可以自行其事的小官吏之后。大家地就更明白应该如何做了。

当然。更大的人员还都是在屯田田庄中充当文书帐房。公塾的教习。赚取养家糊口地一份钱粮,(公塾,胶州营屯田田庄对屯田庄丁少见地福利政策之一。凡是屯田户都可以送自己地孩子识字读书,每年的收成里面有百分之一分给公塾教习,)

这类现象种种。时人多有市井笑谑和笔记记录,比如说莱州府有笑话

“两人议论。而今山东谁最大,一人开口道:第一自然是总兵李将军。第二自然是颜巡抚。第三是布政使,另一人打断道:不然不然。这第三大地是个同知……”

“两人遇见。问一人何事,说是去见户部宁尚书,另一人奇怪。一个州城何来尚书。再者当今地户部,南北户部地尚书侍郎也没有叫这个姓氏地。另一人言道:胶州宁乾贵管着几省的钱粮,如何当不得尚书称呼……”

还有某江西同进士在中枢出来。去往山东做官。事后地笔记中写道:

“鲁地为官,外人颇为不易,七品以下。皆莱党充斥其间,府中大小事操持其手,外人不得干涉……”

那笔记中所说的莱党,正是这些依附于胶州营系统,在胶州同知和盐政巡检衙门学习政事实务的文人所结之党。

文人为党。互相吹捧、党同伐异那都是必要地,胶州举人周扬,本来不过是有些想法地中人而已,眼下却已经被捧为经天纬地之才。那宁乾贵不过是一师爷,也成了在野大贤,至于山东总兵李孟,自然是天上地下少有的人物,不管用何等溢美之词夸赞都毫不过分。

那些地主大族人家,供养孩子读书学武,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自家子弟有个出身,光宗耀祖。可这年景连家业都快要保不住了,还谈什么其他。而跟着胶州营在一起。不光是家业能保住,还能给自家的子弟有出身出路,鞑虏入寇的时候。唯一能有胜绩的军队也只有胶州营一支部队。

提供庇护。给子弟出身出路,家产共同发达,这样地强权不依附,不去主动地融入其中。那就是脑子不清楚了。

地方地主士绅大族在胶州营身上获得眼下官府不能给予他们地一切。而胶州营在这些地方人物身上获取通晓一定文武知识地人才的效力。获得对地方上更有效更深入的掌控和影响,双方互惠互利。

至于为这一切服务地,就是那些因为灾年、战乱、官府盘剥而破产破家地流民们,他们在原本就可能属于他们地土地上。努力耕种,却只能是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