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炮!”
对图里琛和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来说,清国的蒙古八旗和他们不同,并不是所谓草原上的同胞,之所以问一问,不过图里琛把自己看做是满清的一份子而已。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的神色却是森然,根本不理会边上人的劝告,只是在那里斩钉截铁的发令:
“发炮,本将的命令你们都不听了吗?”
看到自家的主将都是这般的决绝,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那名一直是等待确定命令的汉军炮队头目行完军礼之后,急忙的跑回了炮阵的位置,那边的二十门大炮都已经是装填完毕了。
这时候,阿巴泰才又下达第二个命令:
“传令,炮响之后发信让达鲁花带兵散开,不要再在阵前,各营各自准备,冲击敌阵!”
二十门十二磅炮的齐射当真是地动山摇,在满清的火炮本就是质量不过关,所以炮身粗大,而且装药量也没有一定之规,都是些模糊的数字,这次军情如此紧急,炮队统领生怕误事,所以这火炮装药都是十成十的份量。
这一点火发射,真是格外的震耳欲聋,杀声震天的战场上,所有的声音都是被火炮的大响淹没了。
在鞑虏军阵这边,人不过是两耳嗡嗡作响,有些头晕眼花,可不少的马匹却被这突然的大响震的狂躁不安,有地马匹甚至是把背上的骑士从马上甩了下去。一时间骑兵阵边乱成了一团。
这在关外铸成的十二磅大炮,本就不是为了野战用的,而是为了攻城破坏工事用的,架炮地是时候需要很多的时间,开炮也谈不上什么速度和效率。也只有胶州营的兵器制造局才能生产出来用于野战的十二磅火炮。
其实对东方的绝大部分军队来说,六磅炮用于野战都是很奢侈的事情,架设这六磅炮的时间并不比现在这十二磅炮的时间短,而且威力还不是太尽如人意,像是胶州营这般地火炮铸造和运用,已然是天下第一。
攻城时候,外围地守军都已经扫清,只是让炮兵在射程之内从容的把火炮架起来。大家在后面做好准备就是。今日这么近地情况却是第一次,要是提前做好防备。最起码骑兵要把自己和马匹的耳朵都给堵起来。
在对面的达鲁花和他率领的蒙古骑兵朝着登州军的前线阵列冲击,在对方充足的火铳兵和长矛兵面前,当然还有十门火炮,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唯一的好处就是沸反盈天地攻打,满地烟尘,让对方看不清楚后面的局势罢了。
登州军参将赵能此时倒是从容了些,各处的传令兵终于是可以其余各处的消息给他传递过来。听到各营千总自己将营和营之间的距离拉开,逐渐的向外扩,这时候的局面已经不是让他反感下面的军将自行其是的时候了。
目前唯一需要加强的就是左翼,赵能一边是让前线地阵列在应对敌军冲锋地时候散开,另一方面还把保留在前线用作机动的骑兵调拨到了左翼。
“让各营拉开外扩,如果鞑子骑兵要靠近射箭或者是冲击,要果断地上前刺杀!”
赵能不把面前这些蒙古骑兵看在眼中,经过这段时间的鏖战绞杀,参将赵能大概是有些模糊的概念了,阵型内敛稳固。固然可以更好的防备骑兵的冲击。但却仅仅是守,而没有更好的手段对外进行攻击。
而阵型外扩。在双方士兵数量相差的不是那么绝对的情况下,而且满蒙的马队始终是在四面包围,如果让营与营之间的距离来开,不光是可以增加机动性和余地,也可以让自己的方队周长扩大。
周长扩大,在外围包围这个方阵的满蒙骑兵就未必有足够的兵力维持着包围了,如果说队列变得更加单薄,一来没有攻击性,二来很容易被突破,这样维持着包围就没有意义,甚至还有可能被登州军的步卒击破。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管现在登州军的阵型并不是一个大的方阵了,左、右、后三个方向都是突出或者内凹,但鞑虏的骑兵却无法攻进去,反倒不相能方才那么进退随意,因为在真正的战斗中,骑兵们不是面对整个的阵势,而是要和一个个的营来对战。
事实上,在其他几个方向作出这个反应之后,围绕着登州军方阵的满蒙骑兵已经不敢这么绕着打了,而是按照各自的统属集结成队,小心的避开,等待主将那边的进一步号令。
参将赵能未必有统帅一方的能力,但也不是刚愎自用之辈,传令兵及时反应过来的消息,他并不会觉得恼怒,却会尽快的吸取经验作出调整。
不过,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二十门大炮一起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