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征蒙古和征明,每次都有大战,每次都有军功斩获。也不知道辽镇的明军今天发了什么癫痫,居然主动来攻城,在大兴堡的满清士卒眼中,这不是五千人的首级,这分明是五千颗大大小小的人头,都是军功啊!
原来听到关内有全歼鞑虏数万的大胜,过来的这支辽镇部队还以为鞑子不敢出城,只能是固守。等看到对方大摇大摆地离开堡垒列阵。人人心中都是打了个突。
满清军队在对阵辽兵地时候,已经有将近几十年没有先行守御了,这次也是不例外,女真和蒙古一共是六百多骑兵都是上马,驱动上前。
辽镇兵士气高涨。其他的技能却没有跟着高多少,依旧是对方在射程之外的时候。各色火器轰然乱放,声势巨大,效果几乎是没有。
等到骑兵冲到跟前,只有两三名鞑虏的骑兵因为马匹受惊被从马背上甩了下去之外,其余的人最大地伤害就是被这火器的硝烟呛得嗓子生疼。
这就已经是让辽镇地军兵骚乱了起来,拿着火器士兵拼命朝着后面拥挤,后面拿着长短冷兵器的士兵却也不愿意上前。
在弓箭的有效射程内,下马步射,这也是鞑虏的常见套路,六百多名骑兵从容下马。张弓搭箭。
第一轮箭雨,这五千名士兵的队列就从骚动变成了大乱,领兵的那名镶蓝旗的参领到这时候还是糊涂,明军依旧是这么草包,可今天却有胆子来主动进攻,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诡计。
射箭达到了效果,六百名骑兵重新上马抽出武器。朝着明军已经开始混乱的阵线冲了过来。在后队的那些步卒也都是跟着上来。
辽兵军阵的大乱迅速变成了崩溃,彼此推搡。自相残杀,每个人都想着快些离开这修罗场。快些逃走。
满清地士卒已经是冲进了阵中,开始大砍大杀,到处是惨叫和哭喊,那名领兵的游击比较倒霉,他本来是吴三桂的亲信手下,也是知道了满清军队在河间府损失几万的消息,心中信心暴涨。
从前的列阵,这名游击从来都是在后方布置,要跑自己先跑,今日里却因为信心暴涨,领着亲兵家丁呆在了最前方,准备到时候冲上前去身先士卒的威风一次,也可以在自家将主面前赚些面子。
站在前面,等队伍大乱的时候,想跑可就跑不了了,他地身后都是被无头苍蝇一般地溃兵堵住,根本就跑步起来。
可身后的满清骑兵已经是冲到跟前,这游击在最后地时刻倒是有三分血性,领着手下的百余名亲兵家丁迎了上去。
这是今天唯一可以称得上战斗地场面,但这百余人的回光返照并没有带动整个大阵的同仇敌忾,其余的辽镇士兵都是趁着这个机会抓紧逃跑,百余人对千余人,不可能有什么奇迹出现的。
战斗的结果当天晚上就到了吴三桂的手中,本以为鞑虏兵马士气低落,自己派出这支部队试探,就算是占不到什么便宜,也不会吃什么大亏,谁想到此次败的依旧和从前一样,甚至更惨。
因为从前的部队碰到鞑虏兵马的时候,稍有不对就要逃跑,尽管部队崩溃,不过却能在鞑虏的真正总攻之前,跑的远远地,场面难看,死伤却少。
可这次因为事先有了几分把握,自觉地满清兵马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强悍,逃跑的时候未免就慢了几分,而且有人还想上前战斗。
这么一来,死伤自然就惨重了……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心中惊惧,如果鞑虏兵马趁势发动攻击,恐怕勉强维持着的辽镇局面就要全盘的崩溃。
不过这次吴三桂可以说是极为的幸运,因为在大兴堡驻扎的满清兵马没有什么多余的力量可以发动攻击,紧接着就是皇太极在盛京猝死,满清全境收缩戒严,防止有什么不测的事情发生。
自然也就顾不得对新败的辽镇兵马发动报复性的攻击,这才是让吴三桂喘过一口气来,这场愚蠢的战斗倒是让吴三桂明白了一个道理。河间府山东兵马全歼满清三万七千大军,这场惊世骇俗,让人不可置信的大胜,并不是鞑虏兵马变弱了,而是山东兵马实力特别的强。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自从意识到自己有实力来投机下注之后,就一直在琢磨着自己和手下的辽镇兵马投向什么势力才能保住眼下的这种势力,或者是获得更大的利益,他这种人脑中根本没有什么家国大义。
在这场战斗之前,吴三桂一直是在大明和满清鞑虏之间摇摆。他甚至还考虑过在河南湖广之地越闹越大的流民闯王和曹操一方。
崇祯十六年正月。辽镇地军头们终于是明白了到底谁是最强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