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脸堆笑,不停鞠躬。
周继海见对方如此热情,自然也不能怠慢了,忙不迭不停的鞠躬回礼,等到双方都鞠躬完了,才说到:
“在下听闻富士屋是日本冶铜第一家,所以想来买些铜回国。”
大明豪商在倭国那可是财富的象征,只是来买铜的却少见,这可是所谓的粗重货物,一贯不被这些追求高利润的大明商人们看重的,周继海身上穿的也是讲究,气质模样也不像是骗子。
坐在榻榻米上几名掌柜彼此对视,最后目光集中到了年纪最大的那个人身上,这时,这位年龄最大的人站了起来,说道:
“客人,在下乃是此间的老板,住友政友,请跟我到后面来,细细商议一下。”
然后半侧着身子,伸手请周继海进内室,周继海这下也有些惊讶,哪里有这般巧的,居然第一次见面就能见到对方的东家,比如说如今山东的灵山商行和八闽商行,这两家天下巨商,层级分明。
想要见到大掌柜孔有德或者是侯山,那真是千难万难,不过话说回来,这两家的掌柜,就算是知州,知县想要见到也是极难。
周继海对这日本了解却也比内陆的大明人士多些,知道这倭寇的源头怎么也有大明的几个省大小。按说这日本的第一铜商,而且自己能炼铜铸钱的人物,那要在大明,那必然是富可敌国地大人物。怎么在这日本,却好像是一个寻常掌柜一般。
当然,这也是别人家之所以能做成日本第一铜商的原因之一,基本等于零的官方背景,自然要勤勉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不过还是跟着走了进去,等宾主落座,住友政友开口说道:
“在下经营冶铜生意也有些年来,在日本国内。在下可以担保,再也没有比富士屋更好地铜商,不知道阁下这一次想买多少铜?”
这话说完,周继海又是有些吃惊,按说这些大商家都是有些矜持城府的,怎么这位住友政友却这般的急切,这倒也怪不得住友政友,也并不说明他的生意技巧不好。只不过这铜店第一次有大明的商人前来。
而且大明的商人跨海而来,谁也不知道下次还会不会打交道,谁也不知道对方会在异国呆多长时间,。看着周继海也是诚心想买,索性是开门见山。
对方这么直接,反倒是周继海略微沉吟,然后开口说道:
“在下是第一次到日本贸易,这一次只是试试水,大概买个一船就好,如果这个生意还好的话。以后自然是多多益善。”
当日间。日本的精英人物,必然是会说汉话。认识汉字,特别是这些沿海地商人。听到对方的话,住友政友眼睛眨了眨,短短几句话,他已经看见了机会就在眼前,精光一闪而过,笑呵呵的说道:
“一般的大福,大概能装三十万明斤,折合下来大概是两万五千明两白银,不知道客人是打算怎么支付,什么时候装船?”
周继海琢磨了一下:
“这次是大家第一次交易,还是现钱交易吧,我这里有福建郑家开出的票子,在长崎,杭州,明州,福建可以通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
郑家在这长崎地方生意众多,所以日常支付经常是开出票子而不是直接给现银,毕竟大家都不是随身带着几十个背负金银的劳力。郑家在日本商人和日本幕府眼中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怪物,他的力量,他地信用,他的财富都是不会让人怀疑的,郑家的票子,那信用甚至比幕府还要可靠。
住友政友见是郑家地票子,立刻是欣然答应,双方到郑家在本地的商号,周继海拿出两千五百两的票子,郑家的朝奉验了单子,周家尽管是山东的二三流商人,但山东的诸位商人信誉都是好的,这次还是坐郑家地船,也没什么担心地。稍加验看,就盖了花押,郑家的确认,让住友政友对周继海更加地信任。
既然双方都是没有疑问,又有实实在在的现银,住友政友收下定金,周继海也是婉言谢绝了住友地殷切邀请,他现在只想冷静,怕自己万一失态,住友政友也不勉强,他这边要回去忙着调集货源。
周继海急急忙忙赶回郑家船队歇脚的地方,找到负责这次生意的船头,要包回程的船舱,大家来这日本可都是为了发财的,一听要包船舱,想必是有了赚钱的货物,好奇的询问,等那掌柜听说他要买的是铜,不由得嗤笑道:
“这日本,什么东西都有数倍的利润,后生你何必买这不值钱的铜来占着仓位啊。”
周继海也是走老了生意的,却也不理他,只说:
“反正你每条大福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