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谁想到这次却能用上,一看前面这一帮人,就能肯定这就是王帐地土默特汗和身边的亲信
看着目标就在眼前,并且先跑,杨承祖却没有打马去追。反倒是命令士兵搜罗附近地马匹,在这金帐所在,牧民聚集的地方,想要搜罗些马匹那真是太容易不过,转瞬间杨承祖这些人每人差不多都是拿到了几匹马。
把这些马匹用绳索串联在一起,杨承祖开始了追击。这种路子,当年在陕西和河南的时候,罗汝才的精骑经常是使用,一名骑兵有两匹马或者三匹马,半途中可以更换马匹,保证马匹的速度,也可以更加地吃酒。这也是草原上的蛮族骑兵的故智,可土默特汗逃跑的仓促,却来不及这样做。
反倒是杨承祖一干人做了这样的预备,当时兵荒马乱的。四处喧嚷,一个角落地小变故。谁也顾及补上。
杨承祖只是和自己地手下吩咐了一声。就纵马去追击了。追出金帐所在地帐篷区域之外。冲天地火光正好是映照出土默特汗那一行人地踪迹。杨承祖此时是兴奋之极。连连催动马匹。吆喝手下。追了上去。
若是盲目地追击。草原广大。又是黑夜。肯定是又如大海捞针一般。可这等已经发现了踪迹。顶上去追。这可就是方便许多了。
双方地距离始终相差不过百余步。在刚刚跑出火焰光照范围地时候。很有几名护卫着土默特汗地战士返身想要杀退或者杀溃散这些追兵。
这些簇拥着土默特汗地亲卫们。都是土默特部第一等地战士。自信可以打败这些来犯地敌人和匪盗。
若是在正常地情况下。土默特汗手下地这些精锐战士结阵冲锋战斗。地确是可以轻松地击败几倍于他们地敌人。因为他们都是久经战斗。并且经过系统训练地军官头目。但他们地对手也不是乌合之众。
如今这实力对比不是百余年前。那时候草原上蒙古地兵马和大明地边兵厮杀地难解难分。而且蒙古人往往还都是占据优势。这些汗王身边地精锐战士。往往是改变战局地决定性力量。
可这几十年来,蒙古各部的兵马和大明边兵打往往还要落在下风,就算是出动精锐也勉强是个不过不失的局面,而大明的边兵和流民军队作战的时候,根本没有赚到什么便宜,更多的时候是被压着打。
可想而知,这些所谓精锐的下场。
双方的距离这么近,所谓的骑射是不要想了,调转马身,张弓搭箭,这一系列的动作做完,对方就该冲到跟前了,这些舍身断后的汗帐精锐转身之后,简单的组队,直接就是冲了过来。
这些汗帐的精锐却是没想到,正在追击的杨承祖这帮人,可都是做好了射箭的准备,火铳这些东西本来胶州营也是提出给他们配发,但这次的轻骑突袭,他们却是用不上,仓促间想要熟练射击可也是很难。
但对于打了多年的罗汝才部下精锐来说,在马上射箭,可不是什么难事,骑射骑射,马背颠簸,准确性很难保证,可眼前黑乎乎的一群骑兵冲上来,只要是拉弓瞄准大概的方向射过去就行了。
箭囊挂在马鞍的边上,而弓就放在自己的身前,要想射箭,拿起来拉弓就射,而且草原上空间广阔,杨承祖这一队追击的人还是并着马一起向前,将近十几个人同时的张弓搭箭,嗖嗖连声。
这么多年,大明的边兵和流民军队都是不断的学习草原上的战术和战法,可草原上的蒙古人却是越来越退化,今日间,就显现的极为明显。
锁子甲和皮甲,并不能近距离低档对方的弓箭射击,何况这些金帐亲卫为了行动方便,一般都是穿着半身甲,最当先的三骑,当即是防备不及,被箭镞射下马来,后面的那些蒙古骑兵在这个瞬间,尽管是知道上前必死。
可还是吆喝打马,催动上前,他们相当于土默特汗养的死士,这就是就是他们赴死地时候了。
在马上乱射的速度总是比马匹冲过来地速度要快些。何况是第二箭第三箭,臂膀还感觉不到疲惫。
双方靠近了之后。这弓箭的准确性却是提高了不少,不过马背颠簸的确是影响很大,这次的射击对人却没有伤害,可是却射到了马匹。
被箭簇射中的马匹,当即就是乱蹦乱跳。把背上地骑兵甩了下来,同时也阻碍了后面那些人的行动,乱成一团。
对面的速度一慢,可杨承祖这些追击的骑兵速度却没有慢,前面的几个人吆喝忽哨,马队从中分开。把那一队向后冲的土默特骑兵兜在了中央,终于是倒了短兵相接地局面,可是两侧的人多,中间的土默特人少,又是被惊马搞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