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许诺了。
这些镶白旗士兵的士气都是高涨。不过事实快告诉他们到底是谁不知死活。肆无忌惮的镶白旗兵马冲近之后。城头上的两门小炮先是开火。
然后那些出城列阵的胶州营士兵的火铳轮射。三轮火铳打完之后。手持长矛的士兵们就冲了上来。
少数来得及开弓射箭的鞑子士兵弓箭却射在了对方的甲冑上被弹开。然后就是被人冲近。乱刺乱打。
即便是那些鞑虏军官们身上穿着的上好棉甲也无法抵挡用足了力量的长矛刺击。就算是刺不死。还有斧枪的劈砍重砸。
战斗进行的很短暂。被打的晕头涨脑的这镶白旗五百兵溃不成军。索性是骑马跑得快。朝着北面跑去。
突然生的战斗。突然面临的溃败。让这些鞑虏兵马都是摸不到头脑。尽管对方没有追击。可还是一路的北逃。一直是逃到了朝鲜的信川一带才算是回过味来。
满清鞑虏在朝鲜北方驻军较多。为的那名副都统听到了这些溃兵的禀报。真是惊骇之极。朝鲜地方。在年前还是在满清的控制之中。这位副都统甚至和温里罕还互传过书信。怎么到现在却说开城那边已经出事了。
要是按照从前的做法。听到这个消息。这名副都统就要领军南下汉城一带。彻底扫平这些无法无天的叛贼。
可听到这名镶白旗参领的话。这名副都统却知道的事情多些。比如说河间府那支汉人兵马的旗号和战力。听到这红底黑字的大旗。上面还写着一个“李”字。他反应过来之后惊骇的已经是说不出话来。
朝鲜和大明的山东隔着大海。这山东兵马怎么会出现在朝鲜这边。不能轻举妄动。那可是连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都打败的强军。
现在冬春交界的时候。朝鲜南北交通都已经是恢复。最起码要有更加确定的消息才要给盛京那边禀报。
每日守卫在要道关隘的鞑子士兵还真是抓到了几名从北边过来的朝鲜平民。不需要什么拷打和逼问。这些胆小如鼠的朝鲜平民很快什么都是说了出来。
汉城在去年就已经被大明过来的军队拿下了。据说一共来了上万人。如果山东兵马来了上万人。那朝鲜恐怕真是祸事了。朝鲜还无所谓。右翼和朝鲜接壤的满清更是要祸事。自从毛文龙的东江镇被剿灭之后。满清最多只是在义州和凤凰城一带保持五千人左右的驻军规模。这还是算上了在朝鲜驻扎的两千多人。
对方一下子来了上万。朝鲜危急、辽东危急、盛京危急。必须要快些通知盛京。这是这名副都统立刻得出的结论。
摄政王多尔衮打算的很好。冬春之际拿下大明在山海关外的所有地盘。等于是把关外的土地全都变成大清的领土。这可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没有做到的丰功伟绩。内文院大学士范文程已经是托人暗示。不管是按照满清的规矩还是按照大明的规矩。摄政王立有这等丰功伟绩。了不起的功勋。都应该是上到更高的位置上。受禅即大位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多尔衮这次让阿济格率领正白旗的兵马在盛京压住局面。派多铎率领镶白旗的大部分力量去往辽西。
在崇祯十七年的二月中旬。还准备写信给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答应他如果愿意归降大清。不光是这时候的地盘人口都能保留。地位会比大明要高许多。难道没有看到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已经是被封王了吗?
可这一切都还是在准备之中的时候。却传来了辽东定辽左卫也就是凤凰城的急报。大明兵马已经是在朝鲜登陆。并且占据汉城。而且怀疑是有万人规模的山东兵马。
得到了这个消息的盛京已经是慌乱成了一团。多尔衮本来想要调动两红旗的兵马去往朝鲜。和礼亲王代善这时候却闭门不出。对多尔衮的一切要求都是来了个拖字。而以肃亲王豪格还有都统鳌拜为的两黄旗。同样是不予理睬。
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率领旗下兵马正在老林子里抓取生女真。唯一的能机动的兵马也就是多铎率领的镶白旗部队。
自己是摄政王。那就要担起总领全局的责任。多尔衮咬牙把多铎派往朝鲜。并且勒令三顺王和续顺公派兵协助。
崇祯十七年四月的大明北方。蒙古草原上正在遭受一场浩劫。原本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了。每个部落都是遭受了一场狂风骤雨。
大同总兵陈永福因蒙古犯边。决意率军追击。不顾山西文武的劝阻。率军出塞。大同边镇仅仅留了守备王三率领的四千余步卒。这点兵丁守备尚可。想要他们去干别的。那是兵力不够。
本来督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