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金第二次大战,陈俊卿都督建康府后,陆游就全力配合,按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来安的包围战,也是陆游献策。
其功劳之大,不输陈俊卿。
可此次建康府诸多官员都得到升迁,唯独陆游没有。
这点陆游心知肚明,官家如此已经算仁慈了。
若非是大战中有功劳,自己这个建康知府都当不下去,怕是要被贬的。
就算如此,陆游也坚定信心。
等过些时日,必然要再上奏呈到临安,弹劾权臣龙大渊和曾觌。
如今大战已定,陈俊卿也离开了建康都督府,而建康也未受到战火纷扰,陆游的日子便有点悠闲……唯一的事情是处理不少涌进建康的乱民。
好在这点事情难不住自己,几乎不用上报朝廷,就已办得妥妥当当。
这日正在公事房小憩。
却听得有人来报,宣德郎、秘书少监李凤梧求见。
刚说了个请,就看见自己的得意门生出现在门前,很是恭谨的弯腰行礼,“学生见过老师,老师别来无恙否。”
陆游大喜,哈哈大笑,“你这小子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以为你忘了某这个老师呐。”
李凤梧歉然,“老师见谅,着实是学生在襄阳受惊过度,需要好好休养,所以才未在回建康后第一时间拜访老师。”
陆游哈哈一笑,并不点破李凤梧那点小心思。
两人坐下,不待奉茶,陆游便道:“本科高中探花,着实是个千古惊艳事,想你我第一次相见,你还是个未过解试的少年,不曾想一两年间,竟然读出了个进士科探花,此等轶事,堪称千古风流。”
虽然自己高中探花,一者是官家之赐,一者是自己过目不忘的能力,且拥有上帝视角,但近来李凤梧已经习惯,
是以根本没有丝毫愧疚,很是风骚的接下了老师的赞美:“老师过誉了,学生能高中,多亏了老师的谆谆教诲。”
此时茶奉了过来。
陆游吹了吹热气,抿茶一两口,道:“某教导你日短,不敢居此大功。”
“老师哪里话。”李凤梧慌不迭起身,“老师虽然教导学生的日子不多,但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能高中,老师居功甚伟,若没有老师谆谆教导,学生是万万考不中的。”
陆游很是欣慰,这孩子自己当初没看走眼。
“有空也去拜访一下府学曹教授,当初你在府学,他也是教导过你的。”
李凤梧点头,“学生受教。”
顿了顿,“学生已在天一素斋坊准备好素斋,请老师一定赏脸,稍后待学生走一趟上元县衙,便去府学邀请曹教授。”
“那你我师生,定然要不醉不归!”
旋即转过话锋,“去上元县衙何事?”
李凤梧就等老师这句话,拿出自己书写好的计划书,“学生未婚妻之长姐文淑臻一直问道于东平山静虚宫,其家人实在不忍亲人在青灯古殿中度过残生,未婚妻浅墨为此形容削瘦,学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想了个策略,还需要上元大令相助。”
陆游哦了一声,心里好笑,自己这个学生啊,学问、仕途方面都没问题,唯独感情一事真是个乱如麻,他和文家大女的事情自己也是知晓的。
如此也好,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只是接过计划书看了几眼,便不着痕迹的蹙起了眉头,自己这学生的书法造诣依然堪忧啊……
看过后递还给李凤梧,“这个计划是不错,某虽是你老师,按说应该避嫌,不过这种事情他人也说不了什么闲话,下午上元大令会来县衙,某为你说上一二便是,只是……”
李凤梧急声问道:“老师,学生洗耳恭听。”
陆游便道:“会不会太劳民伤财了一点?”
李凤梧苦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陆游摇摇头苦笑。
李凤梧喝了口茶润润喉,很是认真的道:“老师,前些日子您是不是上了奏呈,弹劾了皇城司知合门事龙大渊和曾觌?”
陆游点头,“是有这么回事。”
李凤梧苦笑,“难怪陈俊卿到了临安担任枢密使,老师却还是健康知府。”
陆游也苦笑,很有些无奈。
李凤梧继续道:“其实老师不必如此,龙大渊和曾觌从官家太子时期便是心腹,如今官家登上大宝,自然不能因为一二弹劾就摘了这两人的官职,如此会让很多权臣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