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仕妖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2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但无论怎么说,这个事情不能拖延太久,在确定了追谥陈康的谥号为文恭,旨意送往陈康伯老家后,参知政事和四川宣抚使一职的人选,便正儿八经的隆重的提上了大朝会议程。

在大朝会之前,垂拱殿的小朝会已经为此争论过了。

当然没有结果。

是以大朝会上,汤思退、洪适、枢密院几人,再加上各自的势力,又一次开始了热闹的争辩。

赵昚很是无奈,只得一一细细听来。

最终也没吵出个结果。

反正这三方势力,不管是谁提出的人选,都会被人反对,这还是三王,六部尚书没有参与的情况,若是三王、六部尚书参与进来,怕是要像菜市场。

赵昚端坐在龙椅上,心里忽然就活络了,对啊,还有六部尚书啊!

为什么自己就非得听他们的人选。

朕可以从六部尚书中提一位啊。

兵部尚书汤硕就不说了,是汤思退的亲儿子,礼部尚书魏杞也不在考虑范围内,本就是枢密院的太尉,吏部尚书叶颙可以考虑,资格到了,而且确实有能力,户部尚书曾怀官职是够了,但资历还差点意思,难以服众,工部尚书王望北也有那么一点不够靠谱,此人性格太过温顺,他若是参知政事,怕是要被人拿捏得这个副相如同虚设。

剩下的人选便只能是刑部尚书诸葛瑾我。(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章重启上元大火案

这人资历足够,手段也是相当的犀利,如今没有倒向任何一位皇子,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而且诸葛瑾我提上参知政事后,张浚那个天骄儿子张杓,作为刑部侍郎也应该更上层楼,担任刑部尚书绰绰有余。

想到这里,赵昚笑了,打断众臣议论,道:“朕有一人选,诸卿看可好,刑部尚书足以担此重任。”

这下有点出人意料。

汤思退看了一眼洪适,很快有了决断,“臣以为善。”

洪适一见,你妹,我还真不服你,诸葛瑾我担任参知政事总比王之望担任参知政事的好,于是赌气道:“臣也以为善。”

陈俊卿、蒋芾和王刚中一看,这样不错啊。

诸葛瑾我既不是汤思退的人也不是洪适的人,他来当参知政事大家都别讨好,果断赞同附议。

有这几位同意,此事于是板上钉钉。

三王根本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官家便下了旨意,宣布由诸葛瑾我迁参知政事。

当然,赵惇和赵愭是根本就没有意见。

诸葛瑾我是柳子承的老丈人,赵惇当然没意见了,而张杓担任刑部尚书,赵愭更加没有意见了,只有赵恺,意见很大,却无法反驳,憋屈的很。

接下来是四川宣抚使一职。

这下汤思退不说话了。

他已经揣摩出了官家的意思,反正就是让自己跑,又不给自己吃草。

不用说,这个四川宣抚使一定是主战派。

果然,枢密院众臣,洪适,礼部尚书魏杞和邓王赵愭都力荐了一人,而这个人竟然是一个人:从户部侍郎迁到兵部侍郎的胡铨。

官家同意,无人反对,此事也定了下来。

诸事将定,谢盛堂宣了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大家都要惯性的准备退朝,却不料御史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