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细胞渗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生系统,比如使人能够在毒气、水下、高温、低温、电击等环境下存活。

上面三点属于基本设计要求,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吴辉打算按照一个弱化版的小型战甲来设计,赋予它一定的攻击能力,一定的机动能力;比如飞行、变色之类的。这些扩展性能具体实现多少,就看吴辉自己的想象力和研发能力了。

首先是护甲的防御系统,吴辉打算采取柔性防弹衣的设计思想,不会出现硬质甲片,这样隐蔽性更好。整个防御系统的外层是采用多层叠加蛛丝,蛛丝的韧性可以很好保证防刺、防穿透属性,对于别人来说蛛丝原料获取困难,对于吴辉来说不值一提,想要多少有多少,想要丝状、片状、柱状都随意。

蛛丝下面是一层压敏液晶体,这种液晶物质具备某种独特的物理特性,当它遭受剧烈撞击的时候,会在撞击的瞬间固化成固体,当撞击消失后的几个毫秒之内,又会恢复成液晶状态。

多层蛛丝和压敏液晶反复叠加,可以有效的将点冲击转化为面冲击,将人员受到的打击降到最低。这还不算完,吴辉在这些材料下面再次布置了一套液压系统,这套主要由毛细微管组成的液压系统可以有效的将正面的冲击力分散向全身各处,甚至直接导向人员脚下的地面。

通过这一系列转化分散,被一颗小口径手枪弹击中后,人员的直观感受估计就是被轻轻推了一下,并且浑身皮肤一紧。

按照目前这个材料受力情况,抵挡小口径步枪弹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因为没有机会实际测试,暂时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承受大口径步枪弹。

防御结构处理好,接下来处理助力系统。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十几块甚至几十块肌肉同时协作,做某个动作时,哪块肌肉需要输出,输出多少,这些肌肉控制方法,都是人从蹒跚学步开始就在练习的,连续学习十几年,才能运用自如。

助力系统不可能让人再花上十几年时间来熟悉它,这样的话,系统的可用性就实在太差了。所以这个助力系统必须主动适应人的生理习惯,是护甲主动配合和适应人,而不是人去适应护甲。

比如同样是一个手臂抬起的动作,两人做的动作外观一模一样,姿势和速度都一样,但是当你将手放在他们的胳膊上就会发现,其中一个人手臂上蓄着力,一个人软绵绵的没用任何力气。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差别,就是对助力系统的一个严重考验,助力系统如何判断是否应该提供助力?提供多少助力?

吴辉最后是通过收集人体神经电信号的方式来实现这种逻辑判断的。

人体能够实现缓慢输出巨大力量,和快速输出轻微力量,就像举重和投掷垒球,这些动作都需要众多肌肉群协作完成,有正向输出肌肉群,必然有反向肌肉群来限制和抵消部分力道,来达到精确完美的动作效果。

那么助力系统如何实现同样的目标?

这套护甲将会贴身穿戴,必须具备日常的隐蔽伪装效果,所以吴辉没有足够的空间为护甲布置发达的肌肉群系统,吴辉的解决办法是液压。液压有个好处,只要能够控制住液体流量,它可以在很慢的速度下具备非常巨大的力量,同样的,当需要速度的时候,只要加大液体输入量就好。通过控制液体输入量,可以将速度和力量完美、灵活的结合在一起,表现出绝对不逊于人体肌肉系统的灵活效果。

除了这些,助力系统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它需要有一个防止运动自伤的辅助系统,本身人体就极易发生运动自伤,后面再加上助力系统,如果没有好的预防手段,运动自伤的概率绝对会高得令人发指。

另外,这套护甲的定位是日常贴身式隐蔽护甲,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贴身穿戴,而不会表现出异常。这个定位决定了,它不会有足够的空间布置骨骼系统。

那么用上助力系统之后,如何解决人体骨骼承受力的问题?无论是跑跳运动,还是击打碰撞,都将面临力量大于骨骼强度的难题。

运动自伤吴辉是通过在护甲内植入生物脑的方式,用生物智能来软性解决这个问题;骨骼强度问题,吴辉是通过液晶的瞬间硬化来解决掉。

最后吴辉简单测试了一下,发现助力系统大概可以实现五倍左右的力量增幅。

再之后就剩下极端环境下的维生系统,这个对于吴辉来说真是没难度,摄氏400多度,硫化氢酸性环境的海底热液喷口附近照样有繁茂的生物群落,某些暂时性的极端环境更是容易解决。

毒气、水都好说,过滤、储氧、自体供氧,护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