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一下他们。即便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为了常来常往,也需要互惠互利,不可能一直某方单方面付出。这条准则在国家关系上同样适用,虽然吴辉不能算作一个国家,但是他和日方的合作关系同样要遵循互惠互利的模式,不然无法长久。
考虑到日本人口稠密领土狭小,土地面积实在有限,吴辉将海底基地的设计图纸共享给日方,并且要求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既可以解决他们土地紧张,人口过于稠密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帮助自己完善海底基地的设计方案。
获得这个东西之后日方如获至宝,因为只要有了这个东西,日本就可以大举向海洋进发,彻底解决国土狭小人口拥挤的问题,展开大规模海底殖民。
根据吴辉的设计方案,日本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和优化,因为吴辉的基地主要功能不是住人的,而是存储、采矿、科研性质的,这与日本的需求不符。
日本以这个方案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特有的海底都市方案。在这个方案里,海底基地的外壳被设计成具备极高光通透性,可以让透射到海底的光线直接照射到基地里,同时也可以方便都市居民欣赏旖旎的海底风光。
都市内所有建筑全部采取生物设计,并且都是具备光合作用的生物模块,可以随时随地搜集透射进来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能量的同时分解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都市内的空气成分平衡。
都市外壁具备透气性,可以让氧气、二氧化碳自由渗透出入,这让都市具备另一个空气循环途径。
海底都市采取完美的生态系统自循环模式,城市内产生的废弃被分解再利用,或者排出到周围海水中;而废水则被反复过滤再次循环使用;都市内所有物品都是生物化的,所有废弃固体都可以被回收再利用,没有任何一点浪费。
这种海底都市,只要有足够的能源供应,完全可以在与外界隔绝的条件下,一直持续运行下去。
12…03 19:36:52223。第223章 梦幻世界
12…0319:36:52223。第223章梦幻世界
受海底都市的启发,日本很快造出海上都市,这种都市主要是漂浮在海面上,因为不需要自维持,不必维持一个严密的生物自循环系统,所以这种都市制造起来更简单。
海上都市因为需要考虑到抗风浪特性,所以它的体积非常大,往往长宽过一公里,甚至体积更大,形成一个个海上浮岛。
海上都市采取多层船舱式结构,少的也要分十几层,多的会分几十层,所以内里空间利用非常充分,容纳的人口非常庞大,一平方公里大小的海上都市可以容纳几十万人。
日本人有时候很有偏执狂的特质,很快有人制造出天空之城,天空之城其实就是一个规模超级巨大的氦气飞艇。
自从有了生物文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很多平时成本非常高昂的方案,此时都能够通过生物文明之手被廉价实现出来。
像是这个天空之城,如果没有生物文明,它的造价之高昂绝对让所有人望而兴叹,完全失去商业价值。但是有了生物文明之后,只需要提供足量的能量液,天空之城自己就会生长出来,成本廉价到无以复加。
在海底都市、海上都市、天空之城的刺激下,日本兴起了一股生物殖民的热潮。大家纷纷搬迁到这些生物都市内,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为了让这种殖民行为能够有效的一直持续下去,缓解国内人口压力,日本政府刻意引导和规划这种迁移行为。
日本企业有员工终身制的习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当稳固,这为人口迁移定居准备好了先决条件。同样因为日本女人一般不会参加工作,所以只要一个企业迁移了,基本上所有员工和家属都会跟着迁移。
日本政府干脆以企业为单位,每个规模达标的企业都分配一个生物都市,让他们在生物都市上形成一个稳固的小社会。
各种生物都市被安装好GPS系统,相互之间的人员流动通过各类生物潜艇、生物快艇、生物飞行器解决。因为生物的良好特性,两栖、三栖、甚至外加潜水的四栖交通工具都能够完美实现,很好解决了生物都市之间的交通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变形机器人起到巨大作用。比如有的变形机器人在天空中是飞机,落到海面上就可以变成船只,潜入水中就能变成潜水艇,上岸之后就可以变成汽车和机器人。非常的灵活便利,远不是科技装备能够实现的。
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