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细胞渗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7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挖掘工作完成之后看看能够找到答案了。

当地种族这里没有太多有价值信息,周边这些种族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异样,如果不是观测到天体异常,它们恐怕会一直被蒙在鼓里。不过好在宇宙会自动记录信息,这就是一个由信息构成的世界,所有发生的一切都会被记录在案,换句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正是基于此点,蔡洋有信心从浩繁的宇宙信息中找到黑洞事件的真相,即便有生物可以掩盖和遮蔽这些信息,但是在无穷无尽的信息中,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的。

包括蔡洋自己,他的小队一人分了一个黑洞,开始了大海捞针的信息处理工作。蔡洋负责的这个黑洞是最后一个,也是个头最大的,这个黑洞的质量是这五个黑洞中最大的,所以信息总量也更为庞大。

蔡洋的任务就是找出黑洞形成的原因,所以他的所有工作都是以这个任务为目标的,他现在需要尝试从黑洞周围的遗留物质中寻找线索。

一个黑洞不会是凭空产生的,这种极端天体有它自己的孕育和演化条件,如果满足条件,黑洞是不可能出现的。蔡洋也赞同当地种族的判断,这几个黑洞应该是其他智慧生物的手笔。

如果想要制造这几个黑洞,质量投入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只有采用此种方式天体级别的黑洞才能一直稳定的存在下去。如果采取质量投入的方式,那么这些大质量天体在移动的过程中肯定会在周围的星域留下蛛丝马迹。

比如移动一个星球,在它的航路上必然会留下粉尘碎屑,气体分子残留,热量残留,磁场波动残留,引力波动残留等等等等。

蔡洋就是要找这类痕迹,当找到痕迹物质之后,他就可以提取这些物质的命运链条,然后按图索骥,一点点接近事件的真相,在发掘这些信息的时候,即使有生物可以蒙蔽命运锁链中遗留的痕迹,蔡洋也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周边信息。

这种天体级别的信息是很难彻底被遮蔽掉的,因为它涉及到的信息总量实在过于庞大,庞大到根本不可能彻底抹消掉。寻找真相的过程就像是在重新临摹,现在就是要确定大致轮廓,这些细节信息的搜集就是在勾勒轮廓。

即使这幅图画被刻意修改过,当轮廓被勾勒出来之后,蔡洋也可以根据残留的线条将这幅画重新复原出来。

为了加快心里处理速度,蔡洋将他的战舰召唤出来,他将自己的意识与战舰智能系统链接起来。然后它给战舰设定一条环绕黑洞的航线,在战舰进入自动航行的时候,他利用强大的精神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开始搜索航线周围的所有太空物质和残留信号。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吸尘器,战舰智能系统则是过滤装置,他用精神力搜集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智能系统,由智能系统进行深加工。当发现有价值信息的时候,它会直接抽取相应的命运链条,并将转录过来的信息交给智能系统。

通过这种方式,蔡洋像是在大海里撒网捕鱼一样,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分析和处理各种残留信息,从中寻找与黑洞生成直接相关的信息。

这种大海捞针是慢功夫出细活,蔡洋花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将黑洞周围的星域彻底搜索一遍,确保没有遗漏之后,他开始与智能系统合作,准备扒开真相的外皮。

第603章 那一瞥的风情

事实证明,命运锁链确实被其他生物屏蔽过,不过蔡洋还是从纷乱的蛛丝马迹里理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信息能够看到,大概在一年半之前,一些行星被运送到这里,它们被相继投入恒星,随后黑洞诞生。

这证实了黑洞是被某些生物制造出来的猜测,不过蔡洋暂时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因为命运锁链被大范围屏蔽,很难获得更细节的信息。

蔡洋注意到,在黑洞制造的过程中,周围那些种族未发现任何异常,就是说这颗恒星没有经过正常的黑洞演变过程,当质量补充足够之后,恒星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然转化成黑洞。

如何在不扰动恒星的情况下给其增加质量,以及如何让其突然变成黑洞,这些问题蔡洋也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科学院来寻找答案了。

信息发掘到这个地步,蔡洋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他等待其他队员相继完成各自的信息搜寻和分析工作,将几个人结果对照了一下,发现大家的结果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指向同一个黑洞制造过程。

蔡洋把任务报告发回去,就带着他的队员接着去度假了,事实没有全部查清,不过以他的能力也就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