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幸存者营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9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下英雄,他这些日子实在太忙了,刚刚从密室闭关出来,便又匆匆的投入到最后的准备工作之中。

天下布武计划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倒计时

“行动。”

随着杨帆的一声令下,上千名潜伏到各处预定地点的城堡人员全部浮出水面,在许多人尚处于睡梦期间,以西安、成都、昆明、贵阳四座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数十座城市或者营地的某座房屋上一夜之间便纷纷挂起杨氏武馆的招牌。

等到第二天大量,城里的一些人现了武馆的存在,起初他们并不明白这武馆到底是干什么的,看到其中有猎魔者的存在,大多都是以为城里又多了一家不入流的帮会势力,而且名字还土的掉渣,旋即就没有多少人将之放在心上。

这很正常,随着k矿石出产的日渐增多,猎魔者的人数也有了较大的增长,这里面总有些不甘居于人下的人,是故一些中小型的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每天都会有新的出现。

杨氏武馆这个势力虽然名字有点古怪,但每个城市中的武馆实力都不会太强,哪怕是一中级武馆,最多也才六七十人,在各省的省城中甚至连一个三流的势力都排不上,吸引的眼球有限。

没有被那些大型的势力盯上,这对于正值草创的杨氏武馆来说确是一个好的开头。

各处武馆的负责人都谨记着杨帆的吩咐,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低调,招收第一批学员也是以平民出身的猎魔者为主。

这些人里,大多都是刚刚成为猎魔者的菜鸟,像这样的人,稍微上了一点规模的势力都是不会收的,只有等他们经过了一些血腥的磨练之后,完成从普通人到战士的转换,才会有一些不入流的势力将其吸纳,成为其后备兵员。

不过,这种方法是十分残酷的,淘汰率也是相当高的,据后来人们的统计结果表明,初战猎魔者的战死几率在所有死亡猎魔者的比例中高达百分之三十。

杨氏武馆最开始的目标便锁定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当中,每天都有无数名教官通过各种手段使其成为武馆的学员。

有城堡压在头上,由不得这些分馆的馆主去拼命招手学员。

对各地武馆的管理,杨帆施行的也是竞争机制,每座武馆之间都是有评比的,做的好有赏,做的不好自然要罚。

决定其工作是好还是坏的,就是看这座武馆能够招到多少学员,其中又有多少值得培养的天才。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从各处反应回来的情况并不算太好,许多当地的人都对武馆抱着一种不信任,纵然那些教官们亲自现身说法,胸膛拍的再响,无奈别人不买账,各处武馆都是门可罗雀。

这种情况也在书生与杨帆的预料之内,任何新兴的事物想让外人接受,总是要花费一段时间的。

针对这点,他们也是有应对的办法。

在第一阶段取得的效果不甚好的时候,各处武馆都纷纷起了第二波攻势,他们花钱请城里的一些普通人帮忙放传单广告和满城唱着城堡专门编写介绍武馆功能和作用的顺口溜,务必使之传到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方法虽然老土,但就如以前电视中那条让无数人痛骂的白痴广告词一样,整日不间断的听觉轰炸,能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就算是谎言,在说了几千上万次以后,你也会将之当做真的,更何况武馆所透露出来的一些东西确是有真材实料的。

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宣传闹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皮包公司之流,许多人地方势力的脑在听说了这件事后大笑不止,说一句脑残,旋即就不再将其放在心上。

不管是嗤之以鼻也好,还是暗自心动也好,至少在这一刻,城里的人知道了杨氏武馆这个名号。

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人,他们怀着希望和犹疑的心情走进武馆,在踏进大门后第一眼就看到了武馆内有人训练的情况。

通常会是馆内某个教官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竖立一个较好的形象,同时也打消一部分怀疑的心态,接着又指出了一些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以及缺陷,优势难免会把危害性夸大些,这些大家都懂的,想想某所内的白大衣就明白了。

一般的人在听到这里,大多都会有些紧张,而这时就是推销武馆的最好时机了,把加入到武馆的好处一一叙说出来,如果对方不是太顽固,差不多救是成了。

口碑这个东西要传的话,也是很快的,只要等到第一批学员在当地现身说法,其他人在看到了这个好处后,心里自然是有一杆秤的,武馆以后基本上也就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