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至爱吾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说:“这样天气还要多久,热死了!”却不料这“死”字已犯了忌讳,没留意众人的目光还要继续说:“太热了,要是下一场——”嘴被一旁的胤祯捂住,那个“雨”被咽了回去。墨涵看他的紧张样子有些奇怪,胤禛竟又是一张后妈脸。还是许顺心好,耐心给她解释:“格格,这老百姓可盼着夏至前后都是大晴天,否则田里就要欠收了。”

墨涵赏了胤禛一个白眼,却笑嘻嘻的对许顺说:“许谙达,我原不知道这些,夏至还有别的什么忌讳,您都给我说说。”

“格格,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这就是最基本的。”许顺知道她刁钻,也不敢给她说得太多。

墨涵听了,起身整理衣袍,做出乖巧的模样给胤禛他们依次行了礼:“三位爷慢用,墨涵告退了。”

转身就想走,胤禛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传来:“坐下!”

虽然不情愿,还不敢造反,墨涵回了座,只听他又念道:“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或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胤祥、胤祯,去见法海师傅,好生受教,诸子百家的学问博大精深,十岁毛孩只知皮毛就妄论,岂不有辱圣贤。你们去吧!”他对着弟弟们说,却扫视着墨涵,不怒自威。

胤祥二人起身见礼离去,墨涵想跟着溜出去,只听胤禛吩咐许顺:“给格格准备笔墨,把书案设在这里就是了。”

墨涵一个倒立靠在墙边,大脑补血,怎么对付这个酷哥啊!今日禁诅咒,且等明日再咒你!倒着看他在悠闲的品茶,“哼!四四,你辜负四迷的厚爱,这样冷酷,要是有蒙汗药就迷昏你,有泻药就让你拉死,打住,明日再出狠招儿!”内心独白,不敢告人。

茶倒是很清香,估计是今年明前新茶,墨涵以前只喝铁观音和普洱,绿茶不甚了解,想他一个皇子品的自然是好的,忘了怄气,好奇的过去看。

“你是嫌早膳不合口味,吃了又要倒出来么?”胤禛居然也会说笑,只是不好告诉你热菜、冷菜的故事。他看她的眼睛都进了茶杯,遂递了过去。墨涵也不嫌弃,将就他的杯子饮了一口,似乎淡了些,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这是什么茶?”细看茶叶不是平常见的。

“女儿茶。”

“女儿茶?泰山的女儿茶?”肯定不是云南的女儿茶,那是普洱的一种。

他的话也如茶味一般淡,可却在不经意间悄悄打量她:“正是。”

“名不副实。什么处子唇采于晨,温于怀,不过如此。”墨涵有点失望。

胤禛笑起来,她果然是足不出户知天下:“这茶就是用泰山常见的青桐叶制的,不是你说的那种名贵的。我原不好那些奢侈的东西。你说的那个茶,宫里每年倒是有个两、三斤的贡品,太子那里该是有的。”

墨涵却抓住他话里的瑕疵:“你这样就是慎言么?你不好奢侈,我表哥却有这茶,你岂不是说他好奢侈了?诽谤储君的罪名很有意思嘛!”

胤禛正要驳她的话,见许顺已把笔墨纸砚摆好:“就以慎言为题,我倒要见识一下格格的文采是不是和口才一样出色。”

怎么办?繁体字!看还能猜个八九,写,实在麻烦!现在还没有《康熙字典》啊!

于是整个上午胤禛被墨涵不停问字的声音烦扰,她还喃喃自语为:“君子不耻下问,我有做君子的潜质。”问得多了,胤禛已发觉她的文章还在牵强附会的给“胡言乱语”找理由,离“慎言”已是十万八千里。他暗自笑看这个并非传闻中绣花枕头的恩古伦,实在出人意表。

等她得意呈文,果如所料。墨宝如下:

“《国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古语亦云:事无不可对人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言为心声,言不发则郁积于腹,岂能快哉?孔子闻政以人言,不神而自知之,若无人对其言,孔子何以论春秋。苏秦、张仪言诸六国方生合纵、连横;吕氏不韦聚门客言于室而成《吕览》;李斯集众人之言上《谏逐客令》,秦以海纳百川之胸襟招七国之能士,遂承六世余威一统天下。商鞅能言、韩非不善言,皆言法于秦王,秦法得成,能舍二人乎?能弃言废论乎?

涵上蒙天恩,下受赐于父母,巧舌如簧,若不言,岂非愧对天,负于亲!

涵存气节,不巧言令色;涵守忠义,不虚言以对;涵遵孝道,施辩才以报生养亲恩。

慎言二字,虽合中庸,然涵不苟同!

遥望武侯,隆中论天下,能言也;东吴舌战群儒,能言也;西城数语戏司马,能言也!涵虽不及,遥拜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