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犹豫,只怕墨涵不答应。
谁知她一口应允:“这是自然,我和你八叔自然该帮你!你头次来南边办差,可得体面的回去交待。”
弘皙有些诧异,却听墨涵又道:“只是不奉旨皇子不得离京,你八叔怎么帮你?”
“朝里的人只当八叔在行宫养病,没人知道你们在南边。得委屈八叔扮作我的幕僚才行。”
“太湖水路重重,也难为你找得到此处。”墨涵故意轻描淡写的说。
弘皙知道墨涵只要答应,胤禩一定肯相助,心底已轻松许多:“是难找,连生长在南边都说不好找。所幸有皇玛法给的水路图,那船家才找到的。因为皇玛法曾叮嘱我不许惊动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衙门,只有江宁曹寅和苏州李煦知道我来了。”
“别直接称呼名讳,好歹是你皇玛法的奶兄弟。”
弘皙连连称是,却未察觉墨涵的异样。
“走吧,去尝尝渎上的西瓜,京里也是吃不到的。这可是你八叔的心血!”他有何苦衷,要瞒自己三年,他是随时准备回去么?
出山
弘皙来暗查的科场舞弊案正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辛卯科场案,江南辛卯年的乡试中举者除苏州十三人外,多数乃是扬州盐商的子侄,顿时舆论哗然,苏州生员已扬言要让两名主考官下不来台。胤禩听弘皙说了事情的经过,沉思半晌。
墨涵对此事记得不多,只知牵连甚广,似乎很多朝廷大员都为此落马。那幅有名的对子却是印象深刻:“左丘明双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姑姑,主考官左必蕃、副主考官赵晋,我来了三日,坊间的传闻是赵晋收取贿赂,会同阅卷官王曰俞、方名,出卖举人功名,算是一身是胆!而这左必蕃却是知情不报,隐瞒事实,可谓双目无珠。”弘皙只佩服她足不出户知天下,更深信此行不虚,他又把眼下最急切的事说出,“我听闻明日江苏的生员都要齐聚江宁,只怕场面难以控制。”
墨涵连忙道:“曹大人在江宁颇有威望,此事求他出面,联络江南文人,其中必有能在生员中说得起话的,出了这样大的事,朝廷岂会不管?先安抚人心是关键。”
弘皙也觉得是好主意,就要唤连生进屋。
“等等!”胤禩止住他,问,“弘皙,你可想过你皇玛法为何让你来江南一行?”
这话连墨涵都觉着奇怪,不就是信得过他,才让他来,也让这孩子历练一番。弘皙也是听得一头雾水,仔细回味临行时康熙话中真意,这几年眼见的血腥太多,胤礽的起落又时刻提醒着他。
胤禩想到的却是三年前在万寿兴隆寺他的承诺,心无杂念、襄助弘皙,他也明白,以弘皙的阅历,知晓的无非是朝廷的琐事,于康熙心中的大方略所知甚少,如今的科举案只是一个重新布局江南的契机。“弘皙,有哪些人可以管着江苏的盐商?”
“江南盐道、江苏巡抚、两江总督,京里户部也会管辖。”
“不错!那此次明面上派来查案的钦差该是户部的人,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另外还会配一个旗下通江南事务的官。”胤禩淡淡的道。
弘皙却是由衷的赞叹:“八叔真是神了!正是张鹏翮与漕运总督赫寿。”
“弘皙,你可知我与噶礼的关系?可知噶礼与张鹏翮有何关联?”胤禩却不知是否该谢皇父这样的安排,算是卖自己一个人情么?都风传两江总督噶礼是自己的人,其实几番起用都是老爷子自己的意思。
弘皙见他心怀坦荡,也就直言:“侄儿听闻噶礼是八叔门下。至于噶礼与张鹏翮是何关系,侄儿不知。”
胤禩也不分辩真伪,只说:“噶礼与张鹏翮是儿女亲家,关系甚密,因此噶礼在江南的恶名定然会被其掩饰。”
“八叔是要侄儿不参噶礼?”
“参不参的依据是你在江南能听到多少真事,对于噶礼所为,切不可有半点溢美之词,反而是素来与他不和的江苏巡抚张伯行的事情你得多加留心。康熙四十六年曾因当时的两江总督阿山与张伯行互相弹劾一事引起不少调任、罢免,那时候你皇玛法就对张伯行下了断语,说他是如魏征的直言之臣。噶礼贪墨之事已非一日,张伯行必然会借此事发难,你若说的比他少——”他话未尽,意却足。
“噶礼是皇玛法亲自任命的封疆大吏,难道就不袒护么?”弘皙对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依旧难以融会贯通,脑子不停转,眉头已皱在一处。
胤禩却不慌不忙,拉他走到书案前坐下:“将你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