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成汉朝绝世妖花阴丽华_秀丽江山(全四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5部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吾去此旧都兮,迟迟以历兹。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泛舟水,碧波荡漾,我叫了声:“停。”船夫停止摇橹,水浪“啪啪”地拍打在船舷上,我左右观望,侧耳倾听。

那个清越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又响了起来:“……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呆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游子悲其故乡,心怆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声音很耳熟,我一阵儿恍惚,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四下里再也听不到那朗朗诵赋之声时,身后的阴就轻轻推了我一把:“为何要停船?”

我怔怔地不答,思绪仍沉浸在刚才那首赋词之中,没有完全拔离。

阴就笑道:“莫不是姐姐想在此钓鱼?”

我打了个哆嗦,突然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立在船首负责警卫的尉迟峻:“子山,庄子陵现在何处?可是仍留在下博?”

玄武卷·第三章 仗剑何处诉离觞 4�辞官(3)

尉迟峻愣忡片刻后答:“不清楚。若姑娘想知道,小人回去后便派人寻访庄公子。”

我面带狐疑地摇了摇头,刚才的吟赋之人出口不俗,竟让我一时间想起那位酷爱垂钓,不喜俗务的孤傲男子庄遵来。

招呼船夫继续摇橹划船,我沉吟片刻,扭头问阴就:“刚才有人吟赋,你可曾听到?”

“啊,姐姐是为了这个停船?自然是听到的,那是班叔皮作的《北征赋》,据闻此人文采出众,才不过二十四岁,却已是满腹经纶,颇有才学。”

我对那个班叔皮不感兴趣,是以任由阴就吹嘘得天花乱坠,始终未置一词。

尉迟峻则不然,见阴就赞不绝口,不由好奇地询问:“此人果有如此才学?可知现在何处?”

“此人姓班名彪,叔皮乃是其字,扶风安陵人氏。班彪本在长安求学,三辅大乱之时,离开了长安,前往天水郡投奔了隗嚣。《北征赋》正是他北上途中所作……若说其才学,以他这样的年纪,当世之中,大抵只有梁侯邓仲华可与其相较了……”

邓仲华……

我倏地弹跳而起,因为起身的动作太急太猛,船身一阵摇晃,站在船头的尉迟峻险些把持不稳而栽进水里。

“邓禹……”我哆嗦着双唇,心潮澎湃,“是他……竟是他……靠岸!马上给我把船划到岸边去。”

“姐……”

“姑娘……”

船夫不敢懈怠,拼命摇橹,眼见船头碧波破浪,水流“哗哗”地自船舷两旁滑过。岸边春草丛生,一丛丛地随风摇摆,一眼望去,竟像是置身茫茫无际的草海之中。

不等船身停靠稳妥,我已跃身跳到泥泞的岸上。草秆随风倾倒,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春回大地,百花齐放,岸边的景致着实漂亮。

然而我此刻却毫无心情赏景,目光只顾焦急地来回搜索:“仲华——是你吗?仲华——”双手拢在唇边,我歇斯底里地呐喊,“仲华——邓仲华——邓——禹——”

“唏——”蓦地,左侧传来一声尖锐的声响,随后一首音波极高,音律却分外柔和的曲子零零落落地响了起来。

眼眶没来由地一热,我拨开面前的杂草,踉踉跄跄地奔了过去:“邓禹——”

风吹乱了我的鬓发,眼前的男子身着青灰色曲裾深衣,外套的缯丝衣被风托起,肆意而张扬地飘舞空中。

眼睛不受控制地湿润,我握紧拳头,抿紧双唇,撇着嘴不知道是喜是悲。

昔日的稚嫩青涩已完全从他的脸上退去,那个曾经挂着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的大男孩,已经完完全全蜕变成了一位成熟英明的俊逸男子。然而在他的眼底,却始终蕴藏着那股令人心悸的脉脉深情。

我的呼吸慢慢急促起来,胸口起伏,心脏跳动得仿佛要炸裂开。几次张嘴,我却终是没能喊出一个字来。

他终于回过头来,目光与我相触,微微一震,而后放下含在唇边吹奏的草叶,略显苍白的唇瓣嚅动着——虽然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